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聚类中心法英文解释翻译、聚类中心法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method of clustering center

分词翻译:

聚类的英语翻译:

【化】 cluster

中心的英语翻译:

centrality; centre; centricity; core; heart; hub; kernel
【医】 center; centra; centre; centro-; centrum; core

法的英语翻译:

dharma; divisor; follow; law; standard
【医】 method
【经】 law

专业解析

聚类中心法(Cluster Centroid Method)是机器学习中无监督学习的一种经典算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数据集中各簇的中心点实现数据分类。该方法在汉英词典中的对应术语为"Cluster Centroid Method",其中"聚类"对应"clustering","中心"对应"centroid"。

该方法的核心步骤包含三个关键阶段:

  1. 初始化阶段:随机选择K个初始质心作为聚类中心,K值代表预设的类别数量 2.迭代优化阶段:通过公式$$mu_i = frac{1}{|Ci|}sum{xin C_i}x$$计算每个簇的新质心,其中$mu_i$表示第i个簇的中心坐标,$C_i$为属于该簇的数据集合 3.收敛判定:当质心移动距离小于预设阈值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时停止计算

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该方法的数学基础源自1957年Hugo Steinhaus提出的几何分组理论,后续由James MacQueen在1967年正式命名为K-means算法。实际应用中需注意维度灾难(curse of dimensionality)对距离计算的影响,建议配合主成分分析(PCA)进行降维处理。

参考文献: Steinhaus, H. (1957). Bulletin of the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MacQueen, J. (1967). Proceedings of the 5th Berkeley Symposium

网络扩展解释

聚类中心法(如K-means算法)是一种基于数据点与中心点距离进行分组的无监督学习方法,其核心是通过迭代优化簇中心的位置来实现聚类。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思想

  1. 中心点定义:每个簇用一个“中心点”表示,通常是簇内所有数据点的均值(K-means)或实际存在的样本点(K-medoids)。
  2. 距离衡量:通过计算数据点与中心点的距离(如欧氏距离)来分配数据点到最近的簇。
  3. 迭代优化:反复调整中心点位置,直到中心点不再显著变化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算法步骤

  1. 初始化:随机选择K个初始中心点(K为预设的簇数)。
  2. 分配数据点:将每个数据点分配到距离最近的中心点所属的簇。
  3. 更新中心点:重新计算每个簇的均值(或中位数)作为新中心点。
  4. 收敛判断:若中心点变化小于阈值或达到迭代上限,则停止;否则重复步骤2-3。

优缺点


应用场景

  1. 市场细分:根据客户行为划分用户群体。
  2. 图像压缩:通过颜色聚类减少图像色彩数量。
  3. 文档分类:聚合相似主题的文本。
  4. 生物信息学:基因表达数据的模式识别。

改进方法

若需进一步了解公式,K-means的目标函数可表示为:
$$
min sum{i=1}^K sum{x in C_i} |x - mu_i|
$$
其中,$mu_i$是第$i$个簇的中心点,$C_i$是第$i$个簇的数据集合。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本-罗二氏定律吡咯嘧啶酸舱单磁路点连通度低位调变抵押价值发布人妨碍者黑儿茶化学稳定器接地保护继电器颈部憩室经济恐慌径直给予可变排量泵雷达校正量控整流器两院制的卵孔葡糖酸氢化橡胶确盘弱染的四进制乘法酸提取遂机变数外耳道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