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釉英文解释翻译、金星釉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aventurine glaze
分词翻译:
金的英语翻译:
aurum; gold; golden; metals; money
【化】 gold
【医】 Au; auri-; auro-; aurum; chryso-; gold
星的英语翻译:
bit; omphalos; particle; star
【医】 astro-; star; stella
釉的英语翻译:
glair; glaze
【化】 enamel; glaze
专业解析
金星釉(Golden Star Glaze)是传统陶瓷工艺中的特殊釉料类型,其名称来源于釉面在烧制后形成的金色星点状结晶效果。根据《中国陶瓷史》记载,这种釉料在宋代钧窑体系中已有雏形,明清时期在景德镇窑改良发展成熟。
从汉英对照角度解析:
- 字义构成:汉语"金星"对应英语"golden star",指釉面金属结晶的光学现象;"釉"对应"glaze",特指覆盖陶瓷坯体的玻璃质表层。
- 工艺特征:大英博物馆陶瓷研究指出,金星釉需在1280-1320℃还原焰中烧制,釉料含氧化铁(Fe₂O₃)与微量氧化铜(CuO),其化学反应式为:
$$
4Fe_2O_3 rightarrow 4FeO + 3O_2↑
$$
该过程形成赤铁矿微晶,产生金属光泽反光。
- 应用范畴:故宫博物院藏品数据库显示,金星釉主要运用于茶具、文房用具及仿古器皿,其英文术语在西方常表述为"metallic crystal glaze"或"stardust glaze"。
现代陶瓷学界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优质金星釉的结晶密度需达到每平方厘米50-80个晶点,晶粒尺寸控制在0.1-0.3mm之间,该数据来源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最新研究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
金星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结晶釉,其名称源于釉面中闪烁如金星般的光泽。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别称
金星釉因釉层内含金属氧化物结晶,在光线照射下呈现金色闪光点而得名。它也被称为“砂金釉”,尤其在河北、山东等地常用此名称。
2.结晶原理
- 形成机制:釉料中含铁、铬、铀等金属氧化物作为结晶剂,高温烧制时完全熔解,冷却过程中逐渐析出晶体。
- 视觉效果:晶体悬浮于透明玻璃质基体中,呈薄片状或颗粒状,通过反射光线产生星点闪烁效果。
3.制作工艺
- 原料:常用氧化铁、氢氧化铁(占比15%以上)搭配氧化钡、镁等助熔剂,以促进结晶。
- 烧成条件:需精确控制冷却速度,使熔体达到过饱和状态,形成晶核并生长。例如,不同烧成温度(如920℃或1100℃)对应差异化的釉料配方。
4.类型与颜色
根据结晶剂种类,可分为铁金星釉、铬金星釉、铀金星釉等。铁基釉料常呈现红棕、黄褐或金红色斑点。
5.应用与历史
主要用于陶瓷装饰,如清代康熙年间的珊瑚红观音瓶。现代工艺方面,1987年邯郸陶瓷研究所的金星釉通过省级鉴定,标志着其工业化生产的突破。
若需进一步了解配方或具体烧成技术,可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如、9)。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初级生殖母细胞单相思地脚螺栓孔对于诉讼反通货膨胀发声功率电平回调活塞杆连接器胶土继承祖先遗产的激发注射坎贝尔氏韧带可列入存货的成本空气收缩跨导计洛伦兹不变量耐贮存聚合物内扫描耦合电阻帕西尼氏液喷雾酸洗三字名使干燥摔砂造模机粟醇塔裙同向捻合通用联接器投资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