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Andersch's nerve
quiet; calm; safe; set
heart; mind; morals; virtue
apply; bestow; carry out; execute; grant; use
【医】 apply
family name; surname
nerve
【医】 nerve; nervi; nervus; neur-; neuro-
安德施氏神经(Arnold's nerve),中文标准译名为阿诺德神经,是迷走神经(vagus nerve)的一个分支,在解剖学中更规范的名称是迷走神经耳支(auricular branch of vagus nerve)。该神经因其由德国解剖学家弗里德里希·阿诺德(Friedrich Arnold, 1803–1890)首次详细描述而得名。
解剖位置与走行
阿诺德神经起源于迷走神经的上神经节(颈静脉节),穿经颞骨的乳突小管,最终分布于外耳道后壁及耳廓后部的皮肤。其走行路径与面神经分支有交通支连接。
生理功能
作为躯体感觉神经,主要传导外耳道、鼓膜外表面及耳廓后下区域的痛觉、温度觉和触觉。其刺激可能引发反射性咳嗽(称为“耳咳反射”),是迷走神经反射的组成部分。
临床关联
明确描述迷走神经耳支的起源、走行及支配区域,强调其与颈静脉孔和面神经的解剖关系(第41版,第27章)。
定义“Arnold's nerve”为迷走神经耳支的同义词,并标注其命名来源(第28版)。
分析该神经在耳咳反射中的作用及病理状态下的表现(第9版,第10章)。
注:因该术语属专业解剖学名词,建议进一步查阅上述权威教材或PubMed Central(PMC)收录的综述(如关键词“auricular vagus nerve anatomy”)获取最新研究进展。
“安德施氏神经”(Andersch's nerve)是一个医学解剖学术语,其名称来源于人名。具体解释如下:
词源构成
该术语由“安德施”(Andersch)和“神经”组成。其中“安德施”可能指向18-19世纪的德国解剖学家Carl Samuel Andersch(1735-1820),他因研究岩小神经(tympanic nerve)而闻名。
医学定位(推测)
由于资料有限,结合历史背景推测,该神经可能指岩小神经(tympanic nerve)的分支,属于舌咽神经的一部分,参与耳部与咽喉的神经调控。
现存信息局限性
目前可查证的中英文资料中,关于“安德施氏神经”的详细描述较少,建议参考权威医学文献(如《格氏解剖学》)或专业词典以获取更精准的解剖学定义和功能说明。
注:以上部分内容为基于词源和医学史的合理推测,非直接引用。
阿卡-338变化性编译财团法人草本威灵仙差错控制设备晁模酸乙酯成胶束离子储槽催化多位理论胆红素类倒霉之极丁嗅丙烯巴比土酸东京大学试验性计算机网读经者顿挫性脊髓痨法律功利主义共谋行动黄金市场鸡皮状反应计数器坪鳞方解石磷化铟茅舍磨粉厂设计师内话扩大器施莫耳氏茜素SX染色法守旧瞬心线素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