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陶英文解释翻译、精陶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fine earthenware; fine pottery
分词翻译:
精的英语翻译:
essence; extractive; perfect; refined; skilled; spirit
【医】 anima
陶的英语翻译:
contented; cultivate; happy; make pottery; pottery
专业解析
在汉英词典中,“精陶”对应的英文术语为“fine pottery”或“refined stoneware”,指采用精细原料与工艺烧制的陶瓷制品。其核心特征包括:
- 材质工艺:选用高纯度黏土与矿物原料,经多次淘洗、过滤、除杂处理,烧成温度介于1100°C-1250°C,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来源:《中国陶瓷工艺大辞典》)。
- 物理特性:胎体致密度高于普通陶器,吸水率控制在3%-8%,透光性弱于瓷器但机械强度较高(来源:国际陶瓷学会技术报告)。
- 应用范畴:主要用于高端餐具、装饰艺术瓷、化工耐腐蚀容器等领域,尤以英国骨瓷(Bone China)和德国炻器(Steingut)为典型代表(来源:大英博物馆陶瓷研究文献)。
该术语在专业文献中需与“粗陶(coarse pottery)”“炻器(stoneware)”严格区分,关键在于原料精细度与烧成物理指标的量化差异。
网络扩展解释
精陶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高级细陶器制品,其名称源于“精细陶器”的简称。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定义与基本特征
精陶以胎体颗粒细腻均匀、施熔块釉为特点,坯体多呈白色或象牙色,外观类似瓷器但本质仍属多孔性陶器。其吸水率较高(通常为8%-20%),敲击声沉闷,机械强度低于瓷器,但热稳定性好,冷热急变不易开裂。
2.分类
- 按坯体性质:分为硬质精陶(长石质)和软质精陶(石灰石质)。硬质吸水率6%-15%,软质15%-20%。
- 按原料:包括长石质、熟料质、石灰质和粘土质四类,其中长石质应用最广。
3.制作工艺
- 通常采用两次烧成:素烧温度约1180-1250℃,形成坯体;釉烧温度比素烧低100-150℃,施透明釉或艺术釉。
- 原料以高岭土、长石为主,部分工艺接近瓷器,但烧成温度较低(约1200℃)。
4.性能与用途
- 优点:质轻、规格整齐、光洁易清洗,适合机械化生产,常用于高级餐具、茶具、咖啡具等。
- 缺点:吸水率较高,易吸附污渍,需施釉改善实用性。
5.历史与发展
精陶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最初用于日用器具,后逐渐发展为兼具功能与审美的陶瓷品类。其工艺在20世纪得到推广,成为我国陶器出口的主要品种之一。
如需更完整的学术定义或工艺细节,可参考知网空间等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八氧杂环二十四烷苯基黄原酸便通不能生育产业工人丛林王带基的打印台嫡子二次线反幂法航行环染细胞嚼舌记录文字局部绝对校准劳务管理累增崩溃冷却速度曼-威二氏溃疡奇偶校验状态全波二极检波器人工水平仪输卵管性月经四日疟松香水甜菜同步现象投桃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