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陶英文解釋翻譯、精陶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fine earthenware; fine pottery
分詞翻譯:
精的英語翻譯:
essence; extractive; perfect; refined; skilled; spirit
【醫】 anima
陶的英語翻譯:
contented; cultivate; happy; make pottery; pottery
專業解析
在漢英詞典中,“精陶”對應的英文術語為“fine pottery”或“refined stoneware”,指采用精細原料與工藝燒制的陶瓷制品。其核心特征包括:
- 材質工藝:選用高純度黏土與礦物原料,經多次淘洗、過濾、除雜處理,燒成溫度介于1100°C-1250°C,介于陶器與瓷器之間(來源:《中國陶瓷工藝大辭典》)。
- 物理特性:胎體緻密度高于普通陶器,吸水率控制在3%-8%,透光性弱于瓷器但機械強度較高(來源:國際陶瓷學會技術報告)。
- 應用範疇:主要用于高端餐具、裝飾藝術瓷、化工耐腐蝕容器等領域,尤以英國骨瓷(Bone China)和德國炻器(Steingut)為典型代表(來源:大英博物館陶瓷研究文獻)。
該術語在專業文獻中需與“粗陶(coarse pottery)”“炻器(stoneware)”嚴格區分,關鍵在于原料精細度與燒成物理指标的量化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
精陶是一種介于陶器與瓷器之間的高級細陶器制品,其名稱源于“精細陶器”的簡稱。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定義與基本特征
精陶以胎體顆粒細膩均勻、施熔塊釉為特點,坯體多呈白色或象牙色,外觀類似瓷器但本質仍屬多孔性陶器。其吸水率較高(通常為8%-20%),敲擊聲沉悶,機械強度低于瓷器,但熱穩定性好,冷熱急變不易開裂。
2.分類
- 按坯體性質:分為硬質精陶(長石質)和軟質精陶(石灰石質)。硬質吸水率6%-15%,軟質15%-20%。
- 按原料:包括長石質、熟料質、石灰質和粘土質四類,其中長石質應用最廣。
3.制作工藝
- 通常采用兩次燒成:素燒溫度約1180-1250℃,形成坯體;釉燒溫度比素燒低100-150℃,施透明釉或藝術釉。
- 原料以高嶺土、長石為主,部分工藝接近瓷器,但燒成溫度較低(約1200℃)。
4.性能與用途
- 優點:質輕、規格整齊、光潔易清洗,適合機械化生産,常用于高級餐具、茶具、咖啡具等。
- 缺點:吸水率較高,易吸附污漬,需施釉改善實用性。
5.曆史與發展
精陶起源于18世紀的英國,最初用于日用器具,後逐漸發展為兼具功能與審美的陶瓷品類。其工藝在20世紀得到推廣,成為我國陶器出口的主要品種之一。
如需更完整的學術定義或工藝細節,可參考知網空間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