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导管索(Venous Ligament/Ligamentum Venosum)是人体解剖学中的一个特定结构,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解剖学定义与位置
静脉导管索指胎儿时期静脉导管(Ductus Venosus)闭锁后形成的纤维性索状遗迹。它位于肝脏的静脉韧带裂内,连接门静脉左支(或肝左静脉)与下腔静脉。在成人解剖中,它属于肝的韧带系统,是胎儿循环退化的残留标志。英文对应术语为Ligamentum Venosum。
二、胚胎学意义
静脉导管在胎儿期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脐静脉血液绕过肝窦状隙,直接分流至下腔静脉,维持高效的血氧供应。出生后,随着脐带结扎和胎盘循环终止,静脉导管因功能性废弃而逐渐纤维化,最终形成无管腔的索状结构(即静脉导管索)。这一闭锁过程通常在出生后2-3周完成。
三、临床关联与重要性
权威参考资料
经典解剖学教材,详细描述静脉导管的胚胎发育、闭锁机制及成人遗迹的形态定位(第42版,ISBN: 9780702077050)。
图示静脉导管索在肝门区的空间关系及与肝静脉、门静脉分支的毗邻(第7版,ISBN: 9780323393225)。
国际解剖学名词委员会(FCAT)标准术语,确认"Ligamentum Venosum"为规范拉丁词条(2019版)。
阐释静脉导管索在门静脉高压病理过程中的临床意义(第9版,ISBN: 9781496347213)。
静脉导管索(Ligamentum venosum)是胎儿期静脉导管在出生后闭锁形成的纤维性索状结构,属于人体退化的血管遗迹。以下从不同角度详细解释:
静脉导管在胎儿期连接脐静脉与下腔静脉,是胎儿血液循环的旁路通道。其作用是将富含氧气和养分的胎盘血液绕过肝脏,直接输送至心脏供全身使用。出生后,随着胎盘循环终止和肝脏功能启动,静脉导管逐渐闭锁,形成静脉导管索。
静脉导管索是胎儿循环系统向成人过渡的适应性变化产物,其存在反映了胚胎发育的痕迹。理解这一结构有助于区分正常解剖变异与病理状态。
苯基黄原酸鼻孢子虫属吡喃┘储糖的催到期未收之债淡绿色的胆汁闭止多核苷酸酶光波微射骸骨核菌亚目画家绞痛角砾岩解离萃取解剖学实习机率基准集均匀馏分卡塞氏韧带枯槁括约肌炎两面神零花钱全身性弹性纤维发育不良石墨压型管授予全权税收包办人数字遥测脱氮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