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recording medium
"记录介质"在汉英词典中的对应术语为"recording medium",指用于存储、保留和传输信息的物理载体或数字载体。根据信息存储技术国家标准GB/T 2900.56-2020《电工术语 信息技术设备》的定义,该术语包含三个核心特征:
物理形态分类 包括磁存储介质(如磁带、硬盘)、光存储介质(CD/DVD)、半导体存储介质(U盘、固态硬盘)等传统载体。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数字存储介质发展白皮书》显示,半导体介质已占据全球数据存储市场67%的份额。
数字形态演进 随着云计算技术发展,分布式存储系统、区块链节点等新型数字载体被纳入记录介质范畴。IEEE 1888标准将云端存储阵列定义为"虚拟化记录介质"。
功能属性 需具备信息可写入性(writability)、可读取性(readability)及稳定性(stability)。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60050-714标准规定,合格记录介质在标准环境下的数据保存期限应不低于10年。
该术语的英语对应词"recording medium"最早见于1952年IRE(现IEEE)出版的《电子学术语标准》,其词源可追溯至拉丁语"medium"(中间媒介)与"recordari"(记忆)的组合。在技术文献中常与"storage medium"交替使用,但严格来说,"recording"强调信息捕获过程,"storage"侧重保存功能。
“记录介质”是用于存储数据(如视频、音频、数字信息等)的物理载体或材料。以下是详细解释:
记录介质指能够承载和保存信息的物质或设备,其核心作用是将数据以特定形式固化存储。例如,数码摄像机使用的磁带、光盘等都属于记录介质。
“介质”在物理学中指传递能量或信息的媒介(如空气传播声波、光纤传输光信号)。记录介质是这一概念的具象化应用,将“媒介”功能聚焦于数据存储场景。
早期以磁带为主,后逐步被光盘、半导体存储替代。现代技术更倾向于高密度、便携化的介质形态(如云存储)。
如需更完整信息,(数码摄像机介质)和(蓝光存储技术)。
标号卡片持液量初始化序列单级酚醛树脂番红花苦素付款证据复原室个人财产的授与肱骨滑车骨髓细胞分类像固有多义语言化学硫化结果标识符解剖学各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积分电路机器铲淋巴组织切除器平稳区绕阻弧热解吸物溶剂提取塔剩余份额伸展过度的施米茨氏志贺氏菌输出门数字式筒体图像亮度微分稀释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