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编方式英文解释翻译、联编方式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binding mode
分词翻译:
联的英语翻译:
couplet; join; unite
【医】 sym-; syn-
编的英语翻译:
plait; raddle; weave
方式的英语翻译:
way; fashion; pattern; system
【计】 action; M; mode
【医】 mode; modus
【经】 mode; modus; tool
专业解析
在汉英词典语境下,“联编方式”主要对应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术语“binding” 或更具体地说“binding method/time”,指程序中将标识符(如变量名、函数名)与其对应的实体(如内存地址、代码段)关联起来的方法或时机。其核心含义在于建立名称与实际计算资源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关联发生的不同阶段和机制,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静态联编 (Static Binding / Early Binding)
- 定义:在程序编译阶段(而非运行时)即确定标识符(如函数名、变量名)与具体实现(如函数代码、内存地址)的关联关系。编译器基于已知的类型和上下文信息完成解析。
- 特点:
- 高效性:关联关系在运行前已固定,执行时无需额外查找,速度快。
- 确定性:关联关系在编译时即确定,行为可预测。
- 基于类型:通常依赖于变量或表达式的静态类型(声明时的类型)。
- 典型应用:
- 普通函数调用(非虚函数)。
- 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地址绑定。
- 操作符重载(在编译时根据操作数类型确定调用哪个版本)。
- 权威参考:计算机科学经典教材《编译原理》(龙书)详细阐述了符号表管理和地址绑定在编译过程中的作用(Alfred V. Aho, Monica S. Lam, Ravi Sethi, Jeffrey D. Ullman. Compilers: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Tools, 2nd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2006. 第2章、第7章)。
二、动态联编 (Dynamic Binding / Late Binding)
- 定义:在程序运行阶段(Runtime)才确定标识符(特别是函数名)与具体实现代码的关联关系。具体调用的函数取决于对象的实际类型(而非声明类型)。
- 特点:
- 灵活性:支持多态(Polymorphism),允许程序根据运行时对象类型决定行为。
- 运行时开销:需要在运行时查找正确的函数地址(通常通过虚函数表 vTable 实现),比静态联编稍慢。
- 基于对象:关联关系取决于对象在运行时的实际类型。
- 典型应用:
- 面向对象编程中的虚函数调用:这是动态联编最核心的应用场景。通过基类指针或引用调用虚函数时,实际执行的是派生类重写的版本。
- 某些动态类型语言中的方法调用。
- 权威参考:IEEE 标准术语表(IEEE Std 610.12-1990)将 “binding” 定义为 “The process of associating an attribute with a name” 或 “The time at which such association occurs”。动态联编是实现运行时多态的关键机制(IEEE Computer Society. IEEE Standard Glossary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Terminology. IEEE Std 610.12-1990)。
核心概念总结
特征 |
静态联编 (Static Binding) |
动态联编 (Dynamic Binding) |
发生时机 |
编译时 (Compile-time) |
运行时 (Run-time) |
决定因素 |
标识符的静态类型 |
对象的实际类型 |
效率 |
高 |
相对较低(有运行时查找开销) |
主要目的/优势 |
效率高、行为确定 |
实现多态、提高代码灵活性 |
典型应用 |
非虚函数调用、变量地址绑定 |
虚函数调用(多态的核心) |
理解“联编方式”的关键在于把握关联发生的时机(编译时 vs 运行时)和关联的依据(静态类型 vs 实际类型),以及由此带来的效率与灵活性之间的权衡。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动态联编是实现多态性这一核心特性的技术基础。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联编方式”的详细解释如下:
联编方式(Binding Mode) 是编程中用于确定程序操作调用与执行代码间映射关系的机制,主要分为两类:
一、静态联编(Static Binding)
- 定义:在程序编译阶段完成函数或操作与具体代码的关联,又称早期联编(Early Binding)。
- 特点:
- 基于指针/引用类型确定调用(如函数重载、运算符重载)。
- 编译时即可确定代码地址,执行效率高。
- C++中默认采用静态联编,例如普通函数调用和非虚类成员函数。
- 示例:
void func(int a) {}// 编译时确定调用地址
void func(double b) {}
二、动态联编(Dynamic Binding)
- 定义:在程序运行时确定具体调用代码,又称晚期联编(Late Binding)。
- 特点:
- 基于对象实际类型进行调用(通过虚函数实现)。
- 需要虚函数表(vtable)支持,灵活性高但效率略低。
- 用于实现多态性,例如父类指针调用子类重写的方法。
- 示例:
class Base { virtual void show() {} };
class Derived : public Base { void show() override {} };
Base* obj = new Derived();
obj->show(); // 运行时确定调用Derived::show()
两种方式的对比
特性 |
静态联编 |
动态联编 |
确定时机 |
编译阶段 |
运行阶段 |
实现机制 |
函数名重载、模板 |
虚函数、继承体系 |
效率 |
高(无运行时开销) |
较低(需查虚函数表) |
灵活性 |
低(代码固定) |
高(支持多态) |
如需进一步了解应用场景或技术细节,可参考来源网页中的完整讨论。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半双工转发器拨定材料不改的材料计数卡沉降池垂直进料口存储排列点火器振荡电解分析狄吉诺姆多脂的二硫化二丙烯分批成本单复本背书工业燃气轮机海柯皂配基衡量过的货币面额加感盘肌束变性肌萎缩性麻痹密度标度钼酸铈耐酸陶瓷泵脲浓缩试验炮塔平均增长率熔化极脉冲氩弧焊失电子蜕变损害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