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克朗谢氏电池英文解释翻译、勒克朗谢氏电池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Leclanche cells; Leclanche's cell
分词翻译:
克的英语翻译:
gram; gramme; overcome; restrain
【医】 G.; Gm.; gram; gramme
朗的英语翻译:
bright; loud and clear
谢的英语翻译:
decline; excuse oneself; thank; wither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电池的英语翻译:
battery; cell; pile
【化】 cell; electric cell; electric cells; element; galvanic element
【医】 battery; battery cells; electric battery
专业解析
勒克朗谢氏电池(Leclanché cell)是一种经典的一次性干电池结构,其名称源于法国科学家乔治·勒克朗谢(Georges Leclanché)1866年的发明专利。该电池的核心构造包含三个关键部件:锌金属作为阳极,二氧化锰与碳粉混合物作为阴极,氯化铵水溶液作为电解质。电池外壳常采用多孔陶瓷容器封装阴极材料,确保电解液渗透的同时维持结构稳定性。
其电化学反应遵循氧化还原机制:
$$
text{阳极反应:} quad text{Zn} rightarrow text{Zn}^{2+} + 2e^-
text{阴极反应:} quad 2text{MnO}_2 + 2text{NH}_4^+ + 2e^- rightarrow text{Mn}_2text{O}_3 + 2text{NH}_3 + text{H}_2text{O}
$$
该体系可产生约1.5伏的标准电动势,这一数值成为现代干电池的基准参数。
历史文献显示,该技术原型经德国科学家Carl Gassner在1886年改良为密封式干电池后,迅速应用于早期电报系统、铁路信号灯及家用门铃等设备。现代碱性电池虽采用氢氧化钾替代传统氯化铵电解质,但基础架构仍沿袭勒克朗谢氏电池的双极板设计原理。
网络扩展解释
勒克朗谢氏电池(Leclanché cell)是19世纪中期由法国科学家乔治·勒克朗谢发明的一种原电池,被视为现代干电池的前身。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1. 基本结构
- 正极:二氧化锰(MnO₂)包裹的碳棒;
- 负极:锌制成的容器外壳;
- 电解质:氯化铵(NH₄Cl)或氯化锌(ZnCl₂)的糊状溶液;
- 隔离层:多孔材料(如纸或布)分隔正负极,防止短路。
2. 工作原理
在酸性电解质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总反应式:
$$
2text{MnO}_2 + text{Zn} + 2text{NH}_4text{Cl} rightarrow 2text{MnO(OH)} + text{Zn(NH}_3text{)}_2text{Cl}_2
$$
- 正极反应(还原):
$$
2text{MnO}_2 + 2text{H}_2text{O} + 2e^- rightarrow 2text{MnO(OH)} + 2text{OH}^-
$$
- 负极反应(氧化):
$$
text{Zn} + 2text{NH}_4text{Cl} rightarrow text{Zn(NH}_3text{)}_2text{Cl}_2 + 2text{H}^+ + 2e^-
$$
(参考)
3. 历史意义
- 1859年由勒克朗谢发明,首次将二氧化锰作为去极化剂,解决了早期电池极化问题;
- 虽含液态电解质(非完全干燥),但通过糊状设计提升了便携性,为现代干电池奠定基础。
4. 与现代干电池的区别
- 勒克朗谢电池电解质为糊状氯化铵,现代碱性电池改用氢氧化钾凝胶,能量密度更高;
- 现代干电池完全密封,避免电解液泄漏风险。
如需进一步了解反应机制或技术演进,可查阅网页中的化学式解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标准筛产生式树多线制法令集方差齐性附加标识符国际司法解决海损理算哈莱克斯过程紧要关头酒霉素绝对量肋间神经前支离子交换色层分离法路径选择策略毛鱼藤酮明争暗斗纽约物品交换所髂筋膜腮腺丛升高的审美家身体反应手写印刷体字符识别台式计算机特惠关税填充色谱调解人员通风舱通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