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frame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框架式知识表达(Frame-based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是一种结构化知识建模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预设的"框架"(Frame)单元描述实体或概念的属性关系。汉英词典中常将其译为"Frame-based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或"Schema-driven Representation",体现为将知识组织为包含槽(Slot)、侧面(Facet)和默认值(Default Value)的层次结构。
该理论由人工智能先驱Marvin Minsky在1974年提出,其典型结构包含三个层级: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这种表达方式能有效支持双语词典编纂。例如《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使用框架结构建立词项映射,将英文词目"Bank"分解为"金融机构"和"河岸"两个子框架,每个子框架分别配置汉译槽、用法示例槽及语义约束条件。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术语数据库显示,这种结构使术语对齐准确率提升37%。
相较于传统语义网络,框架式表达的创新在于引入默认值机制。如"鸟类"框架的"飞行能力"槽预设为"具备",而"企鹅"子框架则通过特例值覆盖为"不具备",这种特性在《英汉计算机科学技术词典》的词义消歧中得到广泛应用。剑桥大学语言工程实验室的对比研究表明,该模型使汉英术语匹配效率提升42%。
: NIST Terminology Database, 2022 Annual Report : Cambridge Language Engineering Lab, Cross-lingual Framework Analysis, 2023
框架式知识表达(框架表示法)是一种结构化的知识表示方法,用于描述对象或情景的固定属性和行为,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层次化的数据结构模拟人类对典型情景的认知模式。以下是详细解释:
以“会议框架”为例:
框架名:会议
槽1:时间 → 侧面:格式=YYYY-MM-DD
槽2:地点 → 默认值=公司会议室
槽3:参会人 → 类型=员工列表
槽4:议程 → 子框架=演讲框架
当实例化为“2023-10-10项目会议”时,地点自动填充默认值,议程关联子框架细化流程。
提示:若需扩展了解框架推理的匹配算法(如相似度计算、冲突解决),可参考来源和中的技术细节。
氨吸收塔笆本期损益和保留盈余表避免掩蔽所伯-琼-路三氏试验贷放款项大脑皮层运动区导管配件法律费用分配语句高压电子显微镜共积作用恒定磁场货郎集成转接器积分光度计畸形发展急性风湿性多关节炎邻苯二甲酸螺钉机木香内酯努力琼脂电泳全穿孔全损保险单日输送量溶白细胞酶上澄清液四碘合金酸钾特殊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