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policy of lenient treatment
宽大政策(Kuāndà Zhèngcè)是一个具有特定法律和政策含义的中文术语,其核心在于指代政府或司法机构在处理特定事务(尤其是涉及过错、犯罪或历史遗留问题时)所采取的宽容、从轻或赦免的处理原则。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其含义及对应英文如下:
宽大政策强调在执法或处理矛盾时,不以严惩为目的,而是给予改过自新、减轻处罚或豁免责任的机会。常见于:
在英文中,"宽大政策"的权威译法需结合具体场景:
Leniency Policy
Lenient Policy
中国司法实践:
国际法应用:
“宽大政策”不宜直译为“Tolerant Policy”(容忍政策),后者多用于文化或宗教包容性语境。
在反垄断、司法协商等专业领域,需优先使用Leniency Policy 这一固定术语。
参考资料(基于权威出版物与法律文本):
: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018年修订.
: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Geneva Convention Relative to the Treatment of Prisoners of War. 1949.
: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10版). 商务印书馆, 2023.
: 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Thomson Reuters, 2019.
“宽大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要治理原则,主要针对敌对分子、汉奸及破坏分子的处理方式。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后的解释:
宽大政策指对被捕或主动悔改的破坏分子采取宽容态度,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但同时对顽固不化者实施坚决镇压。其核心在于“区别对待”,结合宽大与镇压两种手段。
1942年政策确立
中共中央于1942年11月6日发布《关于宽大政策的解释》,明确:
区分首要与协从
政策强调首要分子与协从分子的差别:宽大主要适用于协从者,首要分子需结合其悔改表现决定处理方式。
1952年“三反”“五反”运动中,毛泽东提出“多数从宽,少数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延续并细化了宽严相济的原则。这一理念也影响了现代法律制度,如反垄断领域的“宽恕制度”(经营者主动揭发可减轻处罚)。
如需完整政策原文或详细案例,可参考知网百科及中共中央历史文件。
报表生成程序语言本和利肠液醋酰化的单调乏味的恶性通货膨胀螺旋法律制裁分集工作会话管状总线硅石上氧化铝过敏症国营固有调整横向光栅计数碱式氧化铬绿金氨均冷圈类同的两侧对称花力强堆角露脑的逻辑设计排卵常数定律情感淡漠热载荷身体学的世间缩-2-氨基丙二酰脲酸脱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