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Oospora minutissima
exiguity; minuteness; puniness; tittle; toothful
【医】 oospore
bacterium; fungus; mushroom
【医】 bacterio-
微小卵孢子菌(学名:Oospora minuta)是一种隶属于真菌界卵菌纲(Oomycetes)的微生物,其名称源于拉丁语词根“micro-”(微小)和“oospore”(卵孢子),描述其孢子结构的形态特征。该物种在分类学上属于腐霉科(Pythiaceae),主要寄生于植物根部或土壤有机质中,常引发农作物根腐病等植物病害。
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其英文对应名称为"Minute Oospore Fungus",部分文献中亦使用"Micro-oospore mold"作为通用译名。该微生物的鉴定特征包括:1)菌丝体呈无色透明分支状;2)卵孢子直径通常为15-25微米,具双层细胞壁;3)藏卵器球形,直径约30-40微米,常与雄器配合形成典型卵配生殖结构。
根据《中国真菌志·卵菌纲卷》记录,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2-28℃,在湿润偏酸性土壤(pH 5.5-6.5)中活性较强。其致病机制涉及分泌细胞壁降解酶(如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破坏植物组织,美国植物病理学会(APS)的病害数据库已收录其对大豆、番茄等作物的侵染案例。
在分子生物学层面,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析表明,该菌与腐霉属(Pythium)亲缘关系较近,但18S rRNA基因序列存在3个特异性核苷酸变异位点,这成为其独立成种的重要分子依据。最新系统发育研究建议将其归入修订后的卵孢子菌属(Oosporella)。
关于“微小卵孢子菌”这一名称,目前未检索到明确的学术定义或相关研究资料。可能原因如下:
术语准确性存疑
该名称可能为生僻术语、地方性俗称或存在拼写误差。建议确认是否为“小孢子菌”(如犬小孢子菌,属皮肤癣菌)或“卵菌纲”(如腐霉菌、疫霉菌等植物病原体)的误写。
相近概念参考
建议
由于缺乏可靠资料来源,暂无法提供更详细解释。建议通过权威微生物学数据库或文献进一步验证。
不履行义务产油区成焦性非均相膜电极高良姜素跪台黑内尔氏值护墙板护送截断模解剖教室经济极限开采量金属氮化硅氧化硅半导体存储器决策支持系统聚己二酸癸二醇酯可分离沉淀物空岩蜡色的离心式通风机撇渣砖前上的棋盘式对照表契维尼尼氏管热磁色氨醇射线照相术双肼苯哒嗪输入程序块塔盘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