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unamortized discount on noninterest-bearing debenture
未摊还不带息公司债券折价是一个财务会计术语,指企业发行的零息债券(不带息公司债券)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发行后,尚未通过会计分期摊销处理的折价差额部分。其核心概念可通过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发行机制与定价原理
零息债券发行时,企业以低于债券面值的价格募集资金,折价金额实质是投资者为获取到期面值收益预付的"隐性利息"。例如面值100万元的债券以95万元发行,5万元差额构成债券折价。
会计确认与计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该折价需在债券存续期内按实际利率法进行系统摊销。未摊销余额作为"应付债券"科目的备抵账户列示,体现负债账面价值与到期偿付义务的差额。
财务影响维度
未摊销折价直接影响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总额计量,同时通过每期摊销金额增加财务费用,形成利润表的利息支出。这种会计处理符合权责发生制下的费用匹配原则。
注:相关定义可参考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第9章金融工具章节,或查阅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的IFRS 9 Financial Instruments标准文件。
“未摊还不带息公司债券折价”这一术语需拆解为“未摊销”“不带息”“公司债券折价”三部分理解,结合搜索结果解释如下:
折价发行指债券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发行,到期按面值偿还。其核心原因包括:
不带息公司债券(即零息债券)不支付定期利息,投资者收益完全来自发行价与面值的差额。例如:
未摊还不带息公司债券折价即指:
示例:某公司发行5年期零息债券,面值100元,发行价80元(折价20元)。若持有3年后,未摊销折价为20元 - (20元/5年×3年) =8元。
采用实际利率法时,每期摊销额公式为: $$ text{摊销额} = text{期初摊余成本} times text{实际利率} - text{面值} times text{票面利率} $$ 由于不带息债券票面利率为0,公式简化为: $$ text{摊销额} = text{期初摊余成本} times text{实际利率} $$
未摊销折价反映了债券剩余期限内需确认的利息费用,影响企业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具体会计处理需参考《企业会计准则》或相关法规()。
贝昂油纯洁结核菌素多边形网络多道作业操作夺取模型镀锡的返老还童学说氦管含氨的货物的托运锯齿波极谱法劳埃德镜漏片美联社脑室积气帕邢系皮箱全身去甲受计算量限制的作业双影像私罚同色曲线投货收益率投石推轮烷氧基酮微分间距未缴纳的资本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