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微乳状液英文解释翻译、微乳状液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micro emulsion

分词翻译:

微的英语翻译:

decline; profound; tiny
【计】 mic-; micro-
【医】 micr-; micro-; mikro-; mu

乳状液的英语翻译:

【化】 emulsion; milk sap

专业解析

微乳状液(microemulsion)是一种由油相、水相、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自发形成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其分散相液滴直径通常在10-100纳米范围内。从汉英词典角度,其英文对应词为“microemulsion”,定义为“a clear, stable liquid mixture of oil, water, surfactant and cosurfactant with nanoscale droplet size”。

该体系具有三个核心特征:

  1. 光学透明性:因纳米级粒径小于可见光波长(380-750 nm),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态
  2. 自发形成:不同于传统乳状液需机械搅拌,微乳状液在适当比例下可自发组装
  3. 双连续结构:部分类型可同时存在水通道和油通道,增强物质传递效率。

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定义,其形成需满足公式: $$ Delta G = gamma Delta A - T Delta S leq 0 $$ 其中$gamma$为界面张力,$Delta A$为界面面积变化,$T$为温度,$Delta S$为熵变。该公式揭示表面活性剂降低界面张力至负值是稳定微乳状液的关键。

在工业应用中,微乳状液被用于药物递送(如疫苗佐剂)、石油开采(提高采收率)、纳米材料合成(控制颗粒尺寸)等领域。中国国家标准GB/T 中将其归类为“功能性胶体分散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微乳状液(Microemulsion)是一种特殊的胶体分散体系,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1.定义与组成

微乳状液由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醇)自发形成,分散相液滴直径约为10~100 nm,属于透明或半透明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其形成无需外界机械功,区别于传统乳状液。

2.关键特性

3.形成机制

混合膜理论认为,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形成复合膜,降低界面张力至负值,促使体系自发分散。助表面活性剂(如脂肪醇)可增强膜的柔性和稳定性。

4.应用领域

5.与传统乳状液的区别

特性 微乳状液 传统乳状液
液滴大小 10~100 nm(透明) >100 nm(乳白色)
稳定性 热力学稳定 动力学稳定
形成方式 自发形成 需机械能输入
界面张力 极低甚至负值 较高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应用案例或制备方法,可参考等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安静力白棉纸爆竹柳被剥夺基本社会权利的标识物不能否认的赤脚的带符号字符电磁接触器刁钻多腔的夫妻财产共有广义相对性原理故障跟踪检查总数角变换解决难题款待六位转换码明矾块尿灼热配给制审计手序湿壁塔羰化法碳-13核磁共振听觉分析通信量管理程序通用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