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微程序设计概念英文解释翻译、微程序设计概念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microprogramming concept

分词翻译:

微程序设计的英语翻译:

【计】 microcoding; microprogram design; microprogramming

概念的英语翻译:

concept; conception; idea; notion
【医】 concept; conception
【经】 concepts; notion

专业解析

微程序设计(Microprogramming)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一种关键技术,指通过存储在专用控制存储器(Control Store)中的微指令(Microinstructions)序列来控制中央处理器(CPU)执行机器指令的过程。其核心思想是将复杂的机器指令分解为一系列更简单、底层的微操作(Micro-operations),这些微操作由硬件直接执行。以下从汉英对照角度详细解析:

一、核心概念解析

  1. 微程序(Microprogram)

    存储在控制存储器中的微指令集合,相当于机器指令的"解释器"。每个机器指令对应一段微程序,例如加法指令可能包含"取操作数→运算→存结果"等微步骤。

    英文对照:A sequence of microinstructions stored in ROM that defines the operation of a machine instruction.

  2. 微指令(Microinstruction)

    控制硬件操作的最小单位,包含一组控制信号(如寄存器使能、ALU功能选择)。例如,一条微指令可能同时激活"PC递增"和"内存读"信号。

    英文对照:A low-level instruction that directly controls the CPU's datapath and control signals.

  3. 控制存储器(Control Store)

    存储微程序的只读存储器(ROM),现代CPU常用可写控制存储器(WCS)实现动态微码更新。

    英文对照:The physical memory (typically ROM) holding microcode.

二、工作原理(示例)

以执行ADD R1, R2指令为例:

  1. 取指令阶段:微程序控制PC→MAR→内存读→IR
  2. 解码阶段:根据操作码跳转到对应微程序入口
  3. 执行阶段:微指令序列激活:
    • 选通R1到ALU输入A
    • 选通R2到ALU输入B
    • 设置ALU为加法模式
    • 结果写回R1

三、技术优势与演进

四、权威定义参考

"微程序设计是一种实现复杂指令控制的范式,其本质是用软件方法(微程序)构造硬件控制器。"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David Patterson & John Hennessy

"Microprogramming allows machine instructions to be implemented as sequences of simpler micro-operations, providing a layer of abstraction between ISA and hardware."

——IEEE Computer Society, Microarchitecture Overview

注:当前主流处理器已融合微程序控制与硬连线控制,如Intel CPU将常见指令(MOV, ADD)用硬连线加速,复杂指令(DIV)交由微码处理 。


参考文献来源:

  1. 清华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讲义(第5章)
  2. IEEE Xplore: "Evolution of Microprogramming Concepts" (10.1109/MAHC.1986.10041)
  3. 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Software Developer Manuals (Vol.3A)
  4. Patterson & Hennessy,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6th Ed.), Morgan Kaufmann
  5. ACM Computing Surveys: "Microprogramming: An Introduction and Perspective"
  6. ARM Cortex-A系列编程指南(v8.5)

网络扩展解释

微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体系结构中的关键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软件化的方式实现硬件控制逻辑。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定义

微程序设计由M.V.Wilkes于1951年提出,指将机器指令分解为更基础的微操作序列,通过编写微程序(由微指令组成)来控制硬件执行。这种设计方法将传统硬布线控制逻辑转化为存储在控制存储器中的可编程代码。

二、核心组成

  1. 微程序
    对应一条机器指令的执行逻辑,例如加法指令可分解为取指、计算地址、取操作数和运算四步。每个步骤由若干微指令构成,存储在CPU内部的控制存储器中。

  2. 微指令
    包含一组可同时执行的微操作(如寄存器读写、ALU运算),以二进制代码形式存在。例如: $$ begin{aligned} &text{微指令格式:} &underbrace{1011}{text{控制字段}} quad underbrace{0100}{text{地址字段}} end{aligned} $$

  3. 微操作
    硬件层面的原子操作,如时钟脉冲触发、数据传输等,每条微指令可触发多个微操作。

三、执行过程

当CPU执行机器指令时,会通过「微程序控制器」完成以下流程:

  1. 从控制存储器中读取对应微程序段
  2. 按顺序执行微指令序列
  3. 每个时钟周期完成一条微指令的微操作

四、技术优势

五、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CPU控制单元的设计,早期应用于CISC架构处理器(如Intel 8086),现代处理器中常与硬布线控制结合使用以提高性能。

注:需注意与「微服务编程」(将软件拆分为独立模块的架构)的区别,后者属于软件工程范畴。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标准形式财产享有权出庭保证金粗劣的印刷质量电能吊钟接触滴数计恶性水疱发汗正常非奇偶性海里霍塞伐尔氏无管腺角膜散光计弧甲状旁腺损伤经输尿管两段吻合术急性胸膜炎类骨质目标程序编制尿道探子氰亚铁酸汞日常过帐软件上贝氏体申报出口使密合收支平衡双链环舒缩注射器书写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