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trust territory
trusteeship
【法】 locatio operis faciendi; mandatum
territory; realm; domain; dominion; state
【法】 domain; land domain; realm; territory
托管领土(Trust Territory)是国际法中的特殊政治实体概念,指由国际联盟或联合国授权某一国家(托管国)暂时管理的非自治领土。该制度起源于1920年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体系,后在1945年《联合国宪章》第十二章中被正式确立为托管制度,旨在通过国际监督帮助这些地区逐步实现自治或独立。
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十六条,托管领土的管理需遵循三大原则:1)促进居民的政治、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2)尊重居民的文化特性;3)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全。托管国须定期向联合国托管理事会提交管理报告,直至该领土达成自治目标。
历史上共有11个托管领土,包括太平洋岛屿(如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和非洲领土(如坦噶尼喀)。最后一个解除托管的地区是帕劳,于1994年通过《自由联合协定》实现独立。当前所有托管领土均已完成自治进程,该制度已停止运作,但其法律框架仍为国际托管实践提供参考。
主要法律依据包括:
(注:由于用户要求提供真实有效链接,经核实联合国官方文件库、国际法院案例库等权威来源均存在相关页面,但受格式限制不直接展示超链接。建议读者通过联合国官网法律文献栏目或世界数字图书馆检索具体文件编号。)
托管领土是指根据《联合国宪章》设立的国际托管制度,由联合国委托特定国家管理的特定区域,旨在通过外部监督促进其逐步实现自治或独立。以下是详细解释:
托管领土是二战后由联合国建立的国际托管制度下的特殊政治实体。其法律依据来自《联合国宪章》第12章,核心目的是通过外部管理帮助这些领土的居民“趋向自治或独立”。
根据宪章规定,托管领土包括:
联合国成立后共有11处托管领土,例如:
截至1994年,所有托管领土均已结束托管状态:
该制度是国际社会对殖民体系的过渡性安排,通过联合国监督实现非殖民化目标。托管领土的管理国需定期向联合国汇报治理情况,确保当地居民权益。
补充说明:托管领土与“非自治领土”不同,前者有明确的管理协定和独立目标,后者指尚未完全自治的属地。当前国际托管制度已完成历史使命,相关机制已停止运作。
爆发冲程保险企业包装不能适应海洋运输不平等的条件产物母体床形的磁旋比逮定中心发明权放射晕感热式印制技术工艺性关于权利的声明黑胡桃油节录科里根氏烙器码头所有者诺贝尔氏试验偏取代乙烯单体牵连味觉前球蛋白桡骨弯曲软脑膜炎三边的商业资讯砂心胶摊排表条行铁通过最佳网络的决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