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神经节甙脂英文解释翻译、神经节甙脂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ganglioside

分词翻译:

神经节的英语翻译:

ganglion
【医】 gangli-; ganglia; ganglio-; ganglion; nerve-ganglion; neuroganglion
neuroploca

甙的英语翻译:

【医】 glucoside; glycocide; glycoside

脂的英语翻译:

fat; grease; rouge
【化】 butter
【医】 adeps; adipo-; fat; lipid; lipide; lipin; lipoid; pio-; stearo-
steato-

专业解析

神经节甙脂(Ganglioside)是一类重要的糖脂(glycolipid),主要存在于脊椎动物神经组织的细胞膜外层,尤其在神经元的突触部位含量丰富。其名称源自“神经节”(ganglion),反映了其最初在神经节中被发现和分离的特性。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 基本定义与结构 (Basic Definition & Structure)

二、 核心生理功能 (Cor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1. 细胞膜结构与功能: 作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神经节甙脂参与维持膜的流动性(fluidity)和稳定性(stability)。其亲水的糖链(尤其是带负电的唾液酸)暴露于细胞外环境,亲脂的神经酰胺部分嵌入脂质双层。
  2. 细胞识别与信号转导: 神经节甙脂在细胞表面充当受体或辅助受体,参与细胞间识别、粘附以及信号转导过程。它们能与细胞外信号分子(如生长因子、神经递质、毒素、病原体)相互作用,触发胞内信号级联反应,影响细胞生长、分化、存活和凋亡。
  3. 神经发育与可塑性: 在神经系统中,神经节甙脂对神经元的发育(包括轴突生长、导向、突触形成)和突触可塑性(学习记忆的基础)至关重要。特定神经节甙脂(如GM1)能促进神经营养因子(如NGF)的信号传递。
  4. 髓鞘形成与维持: 神经节甙脂也是髓鞘的重要组分,对髓鞘的形成、稳定性和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三、 命名与分类 (Nomenclature & Classification) 神经节甙脂通常根据其寡糖链中唾液酸的数量和位置进行系统命名,采用Svennerholm命名法:

四、 临床意义 (Clinical Significance)

  1. 遗传性疾病: 某些遗传性溶酶体贮积症与神经节甙脂代谢酶缺陷有关,导致神经节甙脂在细胞内异常积累,引发严重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例如:
    • Tay-Sachs病: 因β-己糖胺酶A(HexA)缺乏导致GM2神经节甙脂积累。
    • Sandhoff病: 因β-己糖胺酶B(HexB)缺乏导致GM2积累。
    • GM1神经节甙脂贮积症: 因β-半乳糖苷酶缺乏导致GM1积累。
  2. 自身免疫性疾病: 某些神经节甙脂(如GQ1b)是自身抗体的靶点,与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相关。例如:
    • Miller Fisher综合征(MFS): 特征性表现为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和腱反射消失,与抗GQ1b抗体高度相关。
    • Bickerstaff脑干脑炎(BBE): 与抗GQ1b抗体相关。
  3. 神经损伤与修复: 外源性给予特定神经节甙脂(如GM1)在实验模型中被证明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和促进神经再生、修复的潜力,曾用于临床试验(如脊髓损伤、中风),但疗效存在争议。
  4. 癌症生物学: 某些肿瘤细胞表面神经节甙脂的表达模式发生改变,可能参与肿瘤的进展、转移和免疫逃逸,是潜在的肿瘤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五、 研究价值 (Research Value) 神经节甙脂作为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在神经科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肿瘤学等领域是持续的研究热点。对其结构、功能、代谢途径以及病理作用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开发针对相关神经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病和癌症的新型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参考资料 (References):

  1. Svennerholm, L. (1963).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of human brain gangliosides. 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10(8), 613–623. (经典命名法来源)
  2. Schnaar, R. L., & Lopez, P. H. H. (2009). 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 and its axonal receptor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 87(15), 3267–3276. (涉及神经节甙脂作为受体)
  3. Willison, H. J., & Yuki, N. (2002). Peripheral neuropathies and anti-glycolipid antibodies. Brain, 125(12), 2591–2625. (神经节甙脂与自身免疫性神经病综述)

网络扩展解释

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是一种糖脂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神经细胞膜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和临床作用。以下从结构、功能、应用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综合解析:


一、结构与分类

神经节苷脂属于糖鞘脂,由疏水的神经酰胺与亲水的寡糖链组成,糖链中至少含有一个唾液酸分子(如N-乙酰神经氨酸)。根据糖链结构和唾液酸数量不同,已发现超过20种亚型,常见靶点包括GM1、GD1b、GQ1b等。


二、生理功能

  1. 神经保护与修复
    促进神经元分化、突触可塑性及轴突生长,保护损伤后的神经退行性变。
  2. 调节神经传递
    通过影响神经递质释放和受体活性,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
  3. 免疫相关作用
    某些抗神经节苷脂抗体与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如吉兰-巴雷综合征)相关。

三、临床应用

  1. 适应症
    • 中枢神经损伤:脑出血、脑梗死、脊髓损伤等;
    • 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改善运动障碍);
    • 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 药物形式
    常用注射剂(如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从猪脑提取。

四、注意事项


五、研究进展

近年发现神经节苷脂在神经再生和抗凋亡机制中的作用被进一步验证,但其抗体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具体机制仍需深入研究。

如需更详细分类或药理机制,可参考权威医学数据库(如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泵入口过滤器比折射力测试总线簇状痤疮带解缆费迭代算法多重可接受性二碘化二硫耳深动脉酚酞啉共纺国际运河固有阻抗环状去氧核糖核酸回执甲床角化甲壳急性破伤风聚ω-氨基癸酸空气混合物连续铸造美元存单墨西哥比索模型法女演员频率显示器亲生父亲或母亲十进的双档汇率四段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