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布氏锥虫英文解释翻译、布氏锥虫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Trypanosoma bocagei; Trypanosoma brucei

分词翻译:

布的英语翻译:

cloth; fabric
【建】 cloth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锥虫的英语翻译:

【医】 trypanosome

专业解析

布氏锥虫(Trypanosoma brucei)是一种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血液、淋巴液及脑脊液中的单细胞鞭毛寄生虫,属于锥虫属(Trypanosoma)。它是非洲人类锥虫病(African trypanosomiasis),又称“昏睡病”(sleeping sickness)的主要病原体。根据其亚种和宿主特异性,可分为布氏冈比亚锥虫(T. b. gambiense)和布氏罗得西亚锥虫(T. b. rhodesiense),分别引起西非和中非的慢性感染与东非和南非的急性感染。

形态与生活史

布氏锥虫在哺乳动物宿主体内呈现细长、弯曲的锥鞭毛体(trypomastigote)形态,长约20–30微米,具单根鞭毛和波动膜,通过二分裂增殖。其传播依赖吸血昆虫媒介——采采蝇(tsetse fly,属舌蝇属 Glossina)。当受感染采采蝇叮咬宿主时,循环后期锥鞭毛体(metacyclic trypomastigotes)随唾液注入宿主体内,侵入血液后转化为细长型锥鞭毛体并增殖,部分可穿越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致命性脑炎。

致病性与症状

布氏锥虫感染分为两阶段:

  1. 血液淋巴期: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关节痛及淋巴结肿大(尤以颈后淋巴结为著,称Winterbottom征)。
  2. 神经期:寄生虫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后,患者出现行为异常、昼夜节律紊乱、感觉障碍,最终进展至昏迷(“昏睡病”),若不治疗可致死。

防治与公共卫生意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非洲锥虫病列为“被忽视的热带病”,其流行于撒哈拉以南非洲36国,威胁约7000万人口。防控策略包括媒介控制(诱捕采采蝇)、病例筛查及药物治疗(如苏拉明、喷他脒用于早期,依氟鸟氨酸用于晚期冈比亚锥虫病)。来源:寄生虫学权威文献(如CDC、WHO报告)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Human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sleeping sickness). [来源:WHO官网]
  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23). Parasites -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来源:CDC官网]
  3. Barrett, M. P., et al. (2003). The trypanosomiases. The Lancet, 362(9394), 1469–1480. [来源:医学期刊《柳叶刀》]
  4. Brun, R., et al. (2010). Human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The Lancet, 375(9709), 148–159. [来源:医学期刊《柳叶刀》]

网络扩展解释

布氏锥虫(Trypanosoma brucei)是一种寄生性原生动物,是非洲锥虫病(又称睡眠病)的主要病原体。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详细解释:


1. 定义与分类


2. 形态特征


3. 生活史


4. 致病性


5. 宿主范围与分布


参考资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阿姆费廷不透气的电位平衡法地方人民抉择权丁基苯基酮多级解释系统非离子化键肥皂水工作态度过境装运的货物量骨碎裂讲究茎突腭帆的均匀分散的利润对销售比率离子栅学说洛特赛萃取机耐溶胀性偶然启示碰撞染色涂片伞形青霉菌素实物征用时样松叶菊烯套圈电阻器套色特应性通知银行脱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