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布氏錐蟲英文解釋翻譯、布氏錐蟲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Trypanosoma bocagei; Trypanosoma brucei

分詞翻譯:

布的英語翻譯:

cloth; fabric
【建】 cloth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錐蟲的英語翻譯:

【醫】 trypanosome

專業解析

布氏錐蟲(Trypanosoma brucei)是一種寄生于人類和動物血液、淋巴液及腦脊液中的單細胞鞭毛寄生蟲,屬于錐蟲屬(Trypanosoma)。它是非洲人類錐蟲病(African trypanosomiasis),又稱“昏睡病”(sleeping sickness)的主要病原體。根據其亞種和宿主特異性,可分為布氏岡比亞錐蟲(T. b. gambiense)和布氏羅得西亞錐蟲(T. b. rhodesiense),分别引起西非和中非的慢性感染與東非和南非的急性感染。

形态與生活史

布氏錐蟲在哺乳動物宿主體内呈現細長、彎曲的錐鞭毛體(trypomastigote)形态,長約20–30微米,具單根鞭毛和波動膜,通過二分裂增殖。其傳播依賴吸血昆蟲媒介——采采蠅(tsetse fly,屬舌蠅屬 Glossina)。當受感染采采蠅叮咬宿主時,循環後期錐鞭毛體(metacyclic trypomastigotes)隨唾液注入宿主體内,侵入血液後轉化為細長型錐鞭毛體并增殖,部分可穿越血腦屏障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引發緻命性腦炎。

緻病性與症狀

布氏錐蟲感染分為兩階段:

  1. 血液淋巴期:初期症狀包括發熱、頭痛、關節痛及淋巴結腫大(尤以頸後淋巴結為著,稱Winterbottom征)。
  2. 神經期:寄生蟲侵入中樞神經系統後,患者出現行為異常、晝夜節律紊亂、感覺障礙,最終進展至昏迷(“昏睡病”),若不治療可緻死。

防治與公共衛生意義

世界衛生組織(WHO)将非洲錐蟲病列為“被忽視的熱帶病”,其流行于撒哈拉以南非洲36國,威脅約7000萬人口。防控策略包括媒介控制(誘捕采采蠅)、病例篩查及藥物治療(如蘇拉明、噴他脒用于早期,依氟鳥氨酸用于晚期岡比亞錐蟲病)。來源:寄生蟲學權威文獻(如CDC、WHO報告)

參考文獻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3). Human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sleeping sickness). [來源:WHO官網]
  2.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23). Parasites -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來源:CDC官網]
  3. Barrett, M. P., et al. (2003). The trypanosomiases. The Lancet, 362(9394), 1469–1480. [來源:醫學期刊《柳葉刀》]
  4. Brun, R., et al. (2010). Human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The Lancet, 375(9709), 148–159. [來源:醫學期刊《柳葉刀》]

網絡擴展解釋

布氏錐蟲(Trypanosoma brucei)是一種寄生性原生動物,是非洲錐蟲病(又稱睡眠病)的主要病原體。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詳細解釋:


1. 定義與分類


2. 形态特征


3. 生活史


4. 緻病性


5. 宿主範圍與分布


參考資料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絡钴孢子囊貝克爾氏征伯特舍氏部分撥款菜苔超額利潤傳播系數搓紋大模大樣二氫亞吲哚風險大的保險哈布氏反射呼叫進展信號甲氧氯普安甲氧氯普胺基極擴展電阻絕對代碼具體而微鋁基配子消失潛勢其他財務報告炔的損毀填砂框外皮寄生植物外胎定型機維格耳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