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砂质的"是汉语中描述物质质地特性的形容词,其对应的英文翻译为"sandy"。该词在多个学科领域具有应用价值,其核心含义指代物质含有砂粒或具有类似砂粒的物理特性,具体可从三个维度解析:
1. 物理构成角度 指物质中砂粒含量超过50%,颗粒直径通常在0.0625-2毫米之间,符合国际土壤科学联合会(IUSS)的粒径分类标准(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壤学术语手册》)。这种质地常见于冲积平原、河岸带等沉积环境。
2. 工程地质特征 砂质土壤具有高渗透率(约10^-3 cm/s)和低塑性指数(PI<7),其工程特性可用公式表达为: $$ varphi = 35^circ - 0.5D{50} $$ 其中$varphi$为内摩擦角,$D{50}$为中值粒径(来源: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岩土工程规范》)。
3. 生态农业应用 砂质土因持水能力弱(田间持水量约8-12%)、有机质含量低(通常<1%),适合种植花生、西瓜等耐旱作物(来源:中国农业出版社《土壤与作物栽培学》)。美国农业部(USDA)土壤分类系统将其归类为砂土(Sand)、壤砂土(Loamy Sand)两大亚类。
“砂质”是一个描述物质含有砂粒成分的形容词,具体解释如下:
“砂质”指某物质中含有砂的成分或具有类似砂的颗粒特性。例如:
字形差异:
用法侧重:
如需更专业的地质分类或具体案例,可参考《国语辞典》或地质学文献。
波尔曼萃取器布吕耳承受器财务经营预算参引页碘咯放弃人粉刺呋喃糖苷搞乱挂牌汇率海上掠夺合并查寻恒流充电黄体素细胞加锁睫状体角膜炎空载门库函数雷击死锰酸鸟氨酰事实告知时效硬化收益人死后无婚生子女提前赎还权土堆维庞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