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vexatious appeal
be incapable of; cannot; unable
【机】 incapability
accept and hear a case
【法】 hear
appeal; appeal to
【经】 appeal
在汉英法律词典语境中,“不能受理的上诉”(non-admissible appeal)指法院因特定法定事由对当事人提交的上诉请求不予审查或处理的程序性裁定。其核心特征为上诉行为因违反法律规定而丧失进入实质审理阶段的资格,具体情形包括:
上诉期限届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64条,当事人需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裁定书送达10日内提出上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23)。逾期提交的上诉状将触发“不能受理”的法律后果。
主体不适格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319条,非案件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提起的上诉,以及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对非涉己判决的上诉,均属不可受理范围(最高人民法院,2022)。
形式要件缺失
包括未缴纳诉讼费、上诉状未载明法定事项(如《民事诉讼法》第165条规定的上诉请求、事实理由等核心要素)等程序性瑕疵,均构成不受理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23)。
该制度设计旨在维护司法程序的严肃性,避免司法资源浪费。实践中,法院会在收到上诉状后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书面通知,并载明具体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26条)。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不能受理的上诉”主要指因不符合法定条件或特殊程序规定,导致法院对当事人的上诉请求不予立案审查的情形。以下是具体分类及说明:
超过上诉期限
民事案件对判决的上诉期为15日,裁定为10日;刑事案件判决上诉期为10日,裁定为5日。逾期未提出则丧失上诉权。
主体不适格
例如,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未被判决承担责任时,无权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近亲属未经被告人同意,不能独立上诉。
重复起诉或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
已生效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当事人再次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申请再审除外)。
小额诉讼程序案件
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当事人不得上诉。
非讼案件
如宣告失踪/死亡、认定无民事行为能力等特别程序案件,以及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作出的裁决。
最高人民法院一审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为终审裁判,不得上诉。
调解书
调解协议基于双方自愿达成,一般不可上诉(但可申请再审)。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裁决生效后不可上诉。若仲裁机构未受理案件,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司法审查,但不得直接上诉。
法律依据与建议
若对不予受理裁定不服,可针对该裁定本身在10日内上诉。但需注意,部分裁定(如财产保全、撤诉准许等)不可上诉。遇到具体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结合个案情况分析。
包级报头行背腹的不平等待遇车站交货存货的构成二元酚缝补黑红横焊位置价目表定价键盘控制键佳味酚记录表经局灶量快速凝结勒福尔氏手术领取年金者磷酸锶忙碌状态迷你磁盘佩兰素普耳文酸琴形物删除标志税务顾问斯卡帕氏孔宋内氏痢疾杆菌弯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