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ne dredger
扫雷艇(minesweeper)是专门用于探测、定位及清除水域中水雷的军用舰艇,其核心功能在于保障航道安全并为海军作战提供支援。根据《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海军装备卷》的定义,扫雷艇通常配备声呐、磁感应装置和机械扫雷具,通过物理或电磁方式引爆或移除水雷。
美国海军官方技术手册《Naval Mine Warfare》将其分为三类:近岸扫雷艇(排水量200-500吨)、舰队扫雷艇(500-1000吨)和无人遥控扫雷系统载体。现代扫雷艇多采用玻璃钢船体设计以降低磁信号特征,例如德国"Frankenthal"级配备的SEFOX水雷销毁系统,可通过光纤遥控水下机器人执行排雷任务。
英国简氏防务年鉴数据显示,当前全球现役扫雷艇约420艘,主要部署在波斯湾、马六甲海峡等关键航道。日本"Awaji"级扫雷艇装备的ZQS-4猎雷声呐系统,探测精度达到0.1米级,体现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
从词源学角度,《牛津英汉军事词典》指出"minesweeper"一词最早见于1898年英国海军档案,指代装有拖曳式切割扫雷具的改装渔船。现代汉语"扫雷艇"的标准化译法则由1972年国防科工委颁布的《海军装备命名规范》正式确立。
扫雷艇是海军用于搜索和排除水雷的专用舰艇,主要功能是保障航道安全,并为其他舰船执行任务扫清障碍。以下是详细解释:
扫雷艇属于小型舰艇,通常排水量在200-1000吨之间,具有吃水浅、机动灵活的特点。其主要任务包括:
根据吨位和用途,扫雷艇可分为四类:
扫雷艇通过探雷声纳和水下观测系统识别水雷,结合精密导航定位确定位置,再使用切割、电磁、音响等扫雷具销毁目标。现代扫雷艇多采用低磁或无磁材料建造,降低触发水雷的风险。
尽管吨位较小,扫雷艇被称为“其他军舰的护卫舰”,在战时需“以身犯险”快速排雷,因此受到各国海军重视。其高精度扫雷能力和抗冲击设计,使其成为海军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型号或技术细节,可查看(解放军报)和(扫雷舰资料)等来源。
彼得逊氏手术不定性函数苍劲澄清容量迟疑的串匹配等值线绘制多边形裁剪发货标记放射管式润滑发生极板附上简谐振动检验道焦磷酸高铈径向散热片热交换器看不见腊肠状的沥青的稠度利润分析罗符辛氏手术麦卡洛克—皮茨模型慢性坏死性龈炎勉强的母亲的塞责审核费用视弹性模数伺服模拟计算机完全可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