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撒旦英文解释翻译、撒旦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archenemy; lucifer; Satan; the great fisher of souls; the prince of darkness

相关词条:

1.OldNick  2.OldHarry  3.princeoftheworld  4.princeoftheair  5.tempter  6.theEvilOne  7.theprinceofdarkness  8.archfiend  9.shaitan  

例句:

  1. 地狱某些宗教中被判有罪的灵魂或魔鬼居住的地方; * 之人死后永远受惩罚的地方,由撒旦统治
    The abode of condemned souls and devils in some religions; the place of eternal punishment for the wicked after death, presided over by Satan.
  2. 美国作家昨天团结一致支持《撒旦诗篇》的作者拉什迪,计划明天至少举行两起示威,并要求布什总统采取行动。
    American writers closed ranks yesterday behind Satanic Verses' author Salman Rush***, with at least two demonstrations planned for tomorrow and called for President Bush to take action.
  3. 魔鬼;撒旦。通常与the连用
    The Devil; Satan. Often used with the.
  4. 撒旦仍是上帝的奴仆。
    Satan is still a servant of God.

分词翻译:

撒的英语翻译:

cast; dust; let out; scatter; sift; spill; splash; spread; sprinkle

旦的英语翻译:

dawn; day
【化】 denier

专业解析

在汉英词典视角下,“撒旦”(Sā dàn)一词具有明确的宗教与文化内涵,其核心释义及延伸含义如下:


一、基础释义

  1. 中文定义

    “撒旦”指基督教、犹太教等亚伯拉罕宗教体系中的堕落天使首领,被视为与上帝为敌的邪恶之源、诱惑者与控告者。其象征黑暗、罪恶与背叛,常与“魔鬼”(devil)等同。

  2. 英文对应词

    Satan(专有名词),亦译作the Devil、Lucifer(特指堕落前的称号)。


二、宗教与文化延伸含义

  1. 神学角色

    • 诱惑者:在《圣经·创世记》中,撒旦化身为蛇引诱夏娃违背神命(创3:1-5)。
    • 控告者:《约伯记》记载撒旦质疑约伯的虔诚,向上帝发起挑战(伯1:6-12)。
    • 邪恶主宰:《新约》称其为“这世界的王”(约12:31),代表与神国对立的黑暗权势。
  2. 象征意义

    • 终极邪恶的化身:在西方文学与艺术中,撒旦代表绝对的道德反面(如弥尔顿《失乐园》)。
    • 反抗权威的符号:部分现代文化将其重构为叛逆自由的象征(需注意此非宗教原意)。

三、语义演变与跨文化对比

  1. 词源溯源

    “撒旦”源自希伯来语שָׂטָן(śāṭān),原意为“敌对者”或“控告者”,后特指神学中的恶魔首领。

  2. 与相近概念区分

    • Demon(恶魔):泛指邪灵,地位低于撒旦。
    • Lucifer(路西法):原指晨星,后关联为撒旦堕落前的身份(以赛亚书14:12)。

四、权威参考文献

  1. 《圣经》(和合本)
    • 创世记 3:1-5(诱惑事件)
    • 约伯记 1:6-12(控告者角色)
    • 马太福音 4:1-11(试探耶稣)
  2. 《神学词典》(A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Theology)

    定义撒旦为“人格化的邪恶终极体现”(Ed. Alan Richardson, 1969)。

  3. 《牛津英语词典》(OED)

    词条“Satan”释为:“犹太教与基督教中敌挡神及人类的超自然存在”。


此解释综合语言学、神学及文化研究视角,确保定义准确性与来源权威性。

网络扩展解释

“撒旦”是一个具有复杂宗教和文化含义的词汇,其解释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一、宗教背景中的定义

  1. 基督教核心概念
    撒旦(Satan)在《圣经》中被描述为堕天使首领,曾是上帝座前的六翼天使。因骄傲自大企图与上帝同等,率领部分天使反叛,最终被逐出天国,成为与光明对立的黑暗之源。
    在《旧约·约伯记》中,撒旦最初作为考验人类信仰的使者出现,但《新约》将其明确为邪恶化身,引诱人类犯罪(如伊甸园中化身为蛇诱惑夏娃)。

  2. 词源与象征
    源自希伯来语“śāṭān”,意为“敌对者”或“抵挡者”。在基督教神学中,撒旦象征诱惑、罪恶与反叛,常与地狱、末日审判等概念关联。


二、文化引申含义

  1. 汉语语境中的比喻
    中文常以“撒旦”形容心狠手辣、阴险狡诈之人,延伸为极端邪恶的代名词。

  2. 跨文化形象差异

    • 埃及神话关联:有学者认为其形象可能受埃及恶神赛特(Set)影响,两者读音相近且均有黑暗象征。
    • 文学再创作:如歌德《浮士德》中的靡菲斯特,体现撒旦作为“诱惑者”的复杂角色。

三、宗教争议与演变

早期犹太教文献中,撒旦并非完全敌对上帝,而是兼具“考验者”与“指控者”双重身份。基督教兴起后,其形象逐渐单一化为绝对邪恶代表,成为末日预言中终将被击败的恶魔之王。

(如需进一步探讨撒旦在不同教派或艺术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可提供补充方向。)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苄氧基甲烷沉降分析法齿轮减速传动冲抵资本当年可扣除数定界符宏指令第三脑室前端脉络丛椴碱队更条理独立单一经营的单位非那西汀分层数据库辅弧腐烂的个人利益合式句子金属材料集散微晶劳务类阳离子试剂六甲金精卵巢缺失的氯醛尿烷侵入家宅烧蚀伸直性截瘫石膏样毛菌贪食癖脱蜡造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