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印制线路英文解释翻译、软性印制线路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flexible circuit
分词翻译:
软的英语翻译:
flexible; gentle; mild; pliable; soft; supple; weak
【医】 lepto-; malaco-
印的英语翻译:
print; seal; impress; imprint; marking; stamp
【法】 imprint; photocopy; print
制的英语翻译:
make; manufacture; restrict; system; work out
【计】 SYM
【医】 system
线路的英语翻译:
circuitry; line; route
【计】 circuit; L
专业解析
软性印制线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的汉英词典解析
1. 术语定义与核心特征
软性印制线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是一种采用柔性基材(如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制成的印刷电路板,其核心特性是可弯曲、可折叠,适用于空间受限或需动态弯折的电子设备。英文术语包括:
-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标准全称
- Flex Circuit:行业常用缩写
- FPCB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强调其电路板属性
2. 结构与材料组成
- 基材(Substrate):聚酰亚胺(Polyimide, PI)为主,耐高温(>200°C)且绝缘性优异;聚酯(PET)用于低成本场景。
- 导体层(Conductor):压延铜箔(Rolled Annealed Copper)提供高延展性,蚀刻成电路走线。
- 覆盖层(Coverlay):保护层(通常为聚酰亚胺)替代刚性PCB的阻焊油墨。
- 粘合剂(Adhesive):丙烯酸或环氧树脂,用于层间粘合(部分无胶基材可直接压合)。
3. 应用场景与技术优势
- 应用领域:
- 消费电子:手机折叠屏铰链线路、可穿戴设备内部连接。
- 汽车电子:传感器线束、车载显示屏排线。
- 医疗设备:内窥镜导管、植入式设备连接。
- 技术优势:
- 空间适应性:厚度可低至0.1mm,实现三维布线。
- 动态可靠性:耐弯折寿命达百万次(如IPC-6013标准)。
- 轻量化:比传统线束减重70%以上。
4. 与刚性PCB的对比
特性 |
软性印制线路 (FPC) |
刚性印制线路 (PCB) |
基材类型 |
聚酰亚胺/聚酯薄膜 |
玻纤环氧树脂(FR4) |
可弯曲性 |
支持动态弯折 |
不可弯曲 |
安装方式 |
可立体堆叠或贴合曲面 |
平面安装 |
典型厚度 |
0.1–0.3 mm |
0.4–3.2 mm |
5. 行业标准与设计规范
- IPC-6013D:柔性电路性能与资格认证标准(IPC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
- IEC 62368-1:柔性电路在音视频设备中的安全要求。
- 设计要点:弯折区需避免直角走线,采用圆弧过渡;动态区域导体加宽以降低应力。
6. 技术演进趋势
- 刚挠结合板(Rigid-Flex PCB):融合FPC与PCB优势,用于航空航天高可靠性设备。
- 透明FPC:氧化铟锡(ITO)基材应用于柔性显示触控线路。
- 可拉伸电路:纳米材料(如液态金属)实现>200%拉伸率,用于仿生机器人。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软性印制线路(又称柔性印制电路板,简称FPC)是一种以柔性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具有可弯曲、轻薄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定义与结构
- 定义:软性印制线路是以聚酰亚胺(PI)或聚酯薄膜为基材,通过胶粘剂与铜箔复合形成的可挠性电路板。其核心特点是能实现三维立体组装和动态弯曲。
- 结构材料:
- 基材:常用聚酰亚胺薄膜,具有耐高温、耐弯曲特性。
- 铜箔:通过胶粘剂或直接压合附着于基材,用于导电线路。
- 胶粘剂:部分基材含环氧树脂等胶层,用于铜箔与基材的粘接(部分无胶基材成本较高)。
2.特点与优势
- 可挠性:可自由折叠、卷绕,适应三维空间安装需求。
- 轻量化:厚度薄、重量轻,适用于小型化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
- 高可靠性:减少传统接线错误,提供稳定连接。
- 散热性:部分设计可优化散热,提升元件寿命。
3.应用领域
- 消费电子:手机屏幕连接、数码相机内部线路。
- 工业设备:打印机头、磁盘驱动器的动态部件连接。
- 汽车电子:仪表盘、传感器等空间受限场景。
- 航空航天:适应复杂封装与减重要求。
4.制造流程
- 基材准备:将铜箔与聚酰亚胺基材复合,形成覆铜板(FCCL)。
- 图形转移:通过光刻胶曝光显影,形成线路图案。
- 蚀刻:去除多余铜箔,保留设计线路。
- 钻孔与镀铜:双面板需钻孔并镀铜实现层间导通。
- 表面处理:黑孔工艺或覆盖保护层,增强耐用性。
5.发展历史
- 软性印制线路起源于1960年代,早期用于替代扁平排线;随着聚酰亚胺材料的引入,其在小型电子设备连接领域快速发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制造工艺或具体应用案例,、等来源的完整内容。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暗堡巴豆膀胱静脉编码效率标准源度盘灯公共财产的使用关节盂颢热会计手续浸滤剂苦艾醇镭射气单位联苯物系列码头设备模塑帕里诺氏综合征片落情感低落的去线虫溶胶体橡胶腮下节三单元事先之意手动音量控制水萍通用算法退火敝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