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印制線路英文解釋翻譯、軟性印制線路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flexible circuit
分詞翻譯:
軟的英語翻譯:
flexible; gentle; mild; pliable; soft; supple; weak
【醫】 lepto-; malaco-
印的英語翻譯:
print; seal; impress; imprint; marking; stamp
【法】 imprint; photocopy; print
制的英語翻譯:
make; manufacture; restrict; system; work out
【計】 SYM
【醫】 system
線路的英語翻譯:
circuitry; line; route
【計】 circuit; L
專業解析
軟性印制線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的漢英詞典解析
1. 術語定義與核心特征
軟性印制線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是一種采用柔性基材(如聚酰亞胺或聚酯薄膜)制成的印刷電路闆,其核心特性是可彎曲、可折疊,適用于空間受限或需動态彎折的電子設備。英文術語包括:
-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标準全稱
- Flex Circuit:行業常用縮寫
- FPCB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強調其電路闆屬性
2. 結構與材料組成
- 基材(Substrate):聚酰亞胺(Polyimide, PI)為主,耐高溫(>200°C)且絕緣性優異;聚酯(PET)用于低成本場景。
- 導體層(Conductor):壓延銅箔(Rolled Annealed Copper)提供高延展性,蝕刻成電路走線。
- 覆蓋層(Coverlay):保護層(通常為聚酰亞胺)替代剛性PCB的阻焊油墨。
- 粘合劑(Adhesive):丙烯酸或環氧樹脂,用于層間粘合(部分無膠基材可直接壓合)。
3. 應用場景與技術優勢
- 應用領域:
- 消費電子:手機折疊屏鉸鍊線路、可穿戴設備内部連接。
- 汽車電子:傳感器線束、車載顯示屏排線。
- 醫療設備:内窺鏡導管、植入式設備連接。
- 技術優勢:
- 空間適應性:厚度可低至0.1mm,實現三維布線。
- 動态可靠性:耐彎折壽命達百萬次(如IPC-6013标準)。
- 輕量化:比傳統線束減重70%以上。
4. 與剛性PCB的對比
特性 |
軟性印制線路 (FPC) |
剛性印制線路 (PCB) |
基材類型 |
聚酰亞胺/聚酯薄膜 |
玻纖環氧樹脂(FR4) |
可彎曲性 |
支持動态彎折 |
不可彎曲 |
安裝方式 |
可立體堆疊或貼合曲面 |
平面安裝 |
典型厚度 |
0.1–0.3 mm |
0.4–3.2 mm |
5. 行業标準與設計規範
- IPC-6013D:柔性電路性能與資格認證标準(IPC國際電子工業聯接協會)。
- IEC 62368-1:柔性電路在音視頻設備中的安全要求。
- 設計要點:彎折區需避免直角走線,采用圓弧過渡;動态區域導體加寬以降低應力。
6. 技術演進趨勢
- 剛撓結合闆(Rigid-Flex PCB):融合FPC與PCB優勢,用于航空航天高可靠性設備。
- 透明FPC:氧化铟錫(ITO)基材應用于柔性顯示觸控線路。
- 可拉伸電路:納米材料(如液态金屬)實現>200%拉伸率,用于仿生機器人。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軟性印制線路(又稱柔性印制電路闆,簡稱FPC)是一種以柔性基材制成的印刷電路,具有可彎曲、輕薄等特點,廣泛應用于電子産品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結構
- 定義:軟性印制線路是以聚酰亞胺(PI)或聚酯薄膜為基材,通過膠粘劑與銅箔複合形成的可撓性電路闆。其核心特點是能實現三維立體組裝和動态彎曲。
- 結構材料:
- 基材:常用聚酰亞胺薄膜,具有耐高溫、耐彎曲特性。
- 銅箔:通過膠粘劑或直接壓合附着于基材,用于導電線路。
- 膠粘劑:部分基材含環氧樹脂等膠層,用于銅箔與基材的粘接(部分無膠基材成本較高)。
2.特點與優勢
- 可撓性:可自由折疊、卷繞,適應三維空間安裝需求。
- 輕量化:厚度薄、重量輕,適用于小型化設備(如手機、筆記本電腦)。
- 高可靠性:減少傳統接線錯誤,提供穩定連接。
- 散熱性:部分設計可優化散熱,提升元件壽命。
3.應用領域
- 消費電子:手機屏幕連接、數碼相機内部線路。
- 工業設備:打印機頭、磁盤驅動器的動态部件連接。
- 汽車電子:儀表盤、傳感器等空間受限場景。
- 航空航天:適應複雜封裝與減重要求。
4.制造流程
- 基材準備:将銅箔與聚酰亞胺基材複合,形成覆銅闆(FCCL)。
- 圖形轉移:通過光刻膠曝光顯影,形成線路圖案。
- 蝕刻:去除多餘銅箔,保留設計線路。
- 鑽孔與鍍銅:雙面闆需鑽孔并鍍銅實現層間導通。
- 表面處理:黑孔工藝或覆蓋保護層,增強耐用性。
5.發展曆史
- 軟性印制線路起源于1960年代,早期用于替代扁平排線;隨着聚酰亞胺材料的引入,其在小型電子設備連接領域快速發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制造工藝或具體應用案例,、等來源的完整内容。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