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man-machine interface
人机接口(Human-Machine Interface,HMI)是指实现人类与电子设备、计算机系统或机械设备之间信息交互的技术媒介。该术语在汉英词典中对应"人机界面"或"人机交互接口",国际标准ISO 9241-210将其定义为"用户与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所有组件和过程"。其核心功能包括:
双向信息转换:将人类感官信号(语音、手势)转换为机器可识别的数字指令,同时将机器输出转化为人类可感知的光学/声学信号(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智能设备交互规范》)。
交互层级划分:
技术实现方式:涵盖图形用户界面(GUI)、语音识别(VUI)、脑机接口(BCI)等模态,其中增强现实(AR)界面已被IEEE Transactions on Human-Machine Systems证实可提升46%的操作效率。
当前主流应用集中在工业控制系统(SCADA)、智能穿戴设备和自动驾驶领域。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2024年发布的《人机协同安全白皮书》指出,符合ANSI/ISA-101标准的HMI设计可使工业事故率降低32%。
该领域发展趋势呈现多模态融合特征,2024年国际人机交互大会(ICMI)报告显示,结合触觉反馈与眼动追踪的混合接口已成为研发重点,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82.4亿。
人机接口是人与计算机之间建立联系、交换信息的输入/输出设备及相关技术的统称,其核心功能是实现信息形式的转换与传输控制。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人机接口指计算机与人类交互设备之间的连接界面,用于双向信息传输。它包括硬件接口(如USB、HDMI)和交互设备(键盘、显示器等),负责将人类操作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信号,并将计算机输出转换为人类可感知的形式。
主要设备组成
核心功能任务
扩展类型与应用
除传统硬件接口外,还包括:
技术发展意义
随着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现代人机接口正从物理设备向多模态交互发展,例如通过手势识别、眼动追踪等提升操作自然性,推动人机协同效率的革新。
若需了解脑机接口等细分领域的技术细节,可进一步查看专业文献或来源的扩展内容。
暗堡并串行寄存器丙硅烷基除草醚初犯单相合金颠扑不破地百合丁炔二酸粉刺状乳腺炎概括财产核酸白蛋白减额法江山间规聚合物记录安排硫化钨柳杉镅酰内脏易侧排料启闭器侵犯版权上下文信息设备终端时槽适时的酸性绯红索他洛尔往复泵玩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