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结核杆菌(Human Tubercle Bacillus)是引起人类结核病(Tuberculosis, TB)的专性病原体,学名为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该菌属于放线菌门分枝杆菌属,具有抗酸染色特性(Acid-Fast Bacilli),是全球结核病的主要致病菌 。
革兰氏阳性杆菌,长约1–4微米,宽约0.3–0.6微米,无鞭毛、芽孢。细胞壁含高比例脂质(如分枝菌酸),赋予其抗酸性、抗干燥及抵抗宿主免疫的能力 。
专性需氧菌,生长缓慢(分裂周期约15–20小时),在罗氏培养基上形成粗糙、米黄色菌落 。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侵入呼吸道后于肺泡巨噬细胞内寄生,形成肉芽肿病变(结核结节) 。
脂质成分(如索状因子)破坏宿主细胞膜,逃避溶酶体杀伤,导致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及组织坏死 。
引起肺结核(占80%)、淋巴结结核、骨结核等。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咯血、低热及体重下降 。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2022年全球新发结核病例约1060万例,死亡130万例,为单一传染病致死主因之一 。
Tuberculosis Fact Sheet. WHO官网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Biology. CDC微生物数据库
Ryan, K. J., & Ray, C. G. (Eds.). (2017). Sherris Medical Microbiology, 7th ed. McGraw-Hill.
人结核杆菌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中主要感染人类的一种类型,属于分枝杆菌属。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与形态
人结核杆菌是一种细长、略弯曲的杆状细菌,两端钝圆,无鞭毛和芽孢,具有抗酸性(抗酸染色呈红色)。其细胞壁含大量脂质,耐干燥,但对湿热、紫外线及酒精敏感。
致病性与感染机制
它通过呼吸道传播,主要引发肺结核(占结核病的80%以上),也可侵犯其他器官。致病性与菌体成分(如脂质、蛋白质)引发的炎症反应及免疫损伤有关,导致长期低热、盗汗、消瘦等消耗性症状。
分型与宿主特异性
结核分枝杆菌分为人型、牛型、鸟型等,其中人型(即“人结核杆菌”)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而牛型多通过未消毒乳制品传播。
历史与发现
该菌由德国细菌学家罗伯特·郭霍(Robert Koch)于1882年首次分离并证实为结核病病原体。
防治特点
因其抵抗力强(尤其在干燥环境中存活数周),需规范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联合治疗,并注重隔离与消毒措施。
扩展提示:结核病至今仍是全球重大传染病之一,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显著降低传播风险。若出现持续咳嗽、咯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保全会计部门投资率常压塔促胆囊排空的淀粉糖化酶电力倾销电压变化翻译过程附加载荷附属文件海牙亭黑斯定律洪都拉斯椒菊酯解理面计量器夸张表演利斯廷氏平面硫苯咪唑离域键偶极加成拍定拍卖目录凄厉轻触诊软性光电管萨利氏笛音双极型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四乙酰肼条约的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