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manual telegraph
manpower; manual work
【计】 aritificial
【经】 labour
cable; telegraph; telex; wire
【计】 telegram
【经】 telegram
人工电报(Manual Telegraph)指完全依赖操作员手动发送和接收电报的系统。其核心特征在于全程人工操作:发报时,操作员需使用莫尔斯电键(Telegraph Key)手动敲击点(·)和划(—)符号组成电码;收报时,操作员则需通过听音响器(Sounders)的声音信号或观察纸带记录器(Inker)的印记,人工翻译成文字信息。这一技术盛行于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是电信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与后期自动电报设备形成鲜明对比。
核心特征与技术细节:
人工编码与发送
操作员需熟记莫尔斯电码表,通过手指按压电键控制电流通断,将文字逐字转换为长短电流信号(点约0.1秒,划约0.3秒)。发送效率直接取决于操作员的熟练度,专业报务员每分钟可发送20-30个单词。
人工译码与接收
接收端依赖操作员听觉或视觉辨识:
历史背景与应用场景:
人工电报是早期有线/无线通信的核心手段,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术语汉英对照与权威定义: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ædia Britannica),人工电报定义为“依赖操作员实时编码/解码的非自动化电报系统,区别于穿孔纸带自动发报机”。
技术局限性:
因人工操作易疲劳且易出错,20世纪后期逐渐被电传打字机(Teleprinter)取代。国际电信联盟(ITU)统计显示,1970年代全球人工电报业务量下降90%以上,目前仅存于业余无线电(HAM)领域作为传统技能保留。
参考资料来源:
“人工电报”指通过人工操作发送和接收信息的电报形式。以下是详细解释:
定义与原理
人工电报需要报务员手动操作电键,通过控制电键接点的开闭,形成代表莫尔斯电码的“点”“划”和“间隔”信号。接收端通过音响设备将电信号转换为“嘀嗒”声,由报务员听辨并抄写为文字。这种技术与自动电报(使用凿孔纸带和自动记录设备)形成对比。
发送与接收过程
技术特点
历史与现状
人工电报在19世纪至20世纪中期广泛使用,但随着自动电报和现代通信技术(如电话、互联网)的普及,其应用已大幅减少,仅在某些特定领域保留。
人工电报的核心特征是“人”作为信号编码与解码的关键环节,体现了早期电信技术对人机协作的依赖。
安放表面烧着比较法代价常数地奥氨酯耳神经学法定身份芳烃抽提分泌过少功能失调工业同业公会锯带磨机空位串理想胆囊切开术麻痹性痴呆模板库木夹板逆向饱和电流屏蔽容器奇观亲菌素气涡日班护士生面团试验人工实质炎四硼酸锂泰氏点通知拒付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