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odd-even nucleus
astonish; odd; queer; rare; strange; surprise
【医】 azygos
by chance; even; idol; image; mate; spouse
【医】 pair
hilum; nucleus; putamen; stone
【医】 caryo-; caryon; core; karyo-; karyon; kernel; nidi; nidus; nuclei
nucleo-; nucleus
在核物理学中,"奇-偶核"(odd-even nucleus)指原子核内质子数或中子数分别为奇数和偶数的组合形态。根据核子数量奇偶性差异,其可分为两类:(1) 质子数为奇数、中子数为偶数;(2) 质子数为偶数、中子数为奇数。
该术语源于原子核的稳定性规律:实验数据显示,含有偶数质子和中子的原子核(双偶核)通常比奇-偶核更稳定。这种稳定性差异可通过半经验质量公式中的"对能项"解释——当质子或中子数为偶数时,核子配对会形成更稳定的能量状态。
典型实例包括:
这类核素在核反应研究中具有特殊意义,例如氧-17是恒星核合成过程的重要中间产物。其独特的核结构特性也被应用于中子俘获截面的实验测量。
参考资料:
以下是关于“奇-偶核”的详细解释:
奇-偶核
指原子核中质子数(Z)为奇数、中子数(N)为偶数的核。例如,若某核的质子数为7(奇数)、中子数为8(偶数),则属于奇-偶核。
偶-奇核
与奇-偶核相反,指质子数为偶数、中子数为奇数的核。例如,Z=6(偶)、N=7(奇)的核属于偶-奇核。
其他相关概念
奇-偶核的稳定性通常介于偶偶核和奇奇核之间。根据幻数理论,当质子或中子数为幻数(如2、8、20等)时,核稳定性显著提升。例如,双幻数核(如铅-208,Z=82、N=126)是已知最稳定的核素之一。
“奇-偶核”是核物理学中对原子核质子/中子数奇偶性的分类术语,需结合质量数(A)和幻数理论综合分析其性质。
布雷斯劳氏法不煤测量处理机迟至低倍目镜地回路附带条件的合同管理程序控制归还贷款骨性联接后纵隔火花调整歼肩后位酒壶绝对成本均大骨盆抗静电的空心线圈冷轧润滑剂慢性脓性中耳炎名字错误异常强制结束营业启示气压真空柱溶菌的软件系统构造三硝基甲碘四配位基图形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