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non-conformity of the goods
在汉英法律词典语境下,"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Goods Non-Conforming to Contractual Stipulations)指卖方交付的货物在质量、数量、规格、包装或交付条件等方面与买卖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的条款存在实质性偏差的标的物。其法律内涵与认定标准如下:
合同条款的违反性
货物必须与合同明示或默示条款相冲突,包括:
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第35条,卖方交付的货物需与合同所载数量、质量和规格相符,并适用于特定目的。
货物状态的客观可验证性
不符情形需通过第三方检验机构(如SGS、CCIC)或合同约定的验收程序可量化验证,例如:
化工产品纯度合同要求≥99.5%,实际检测值为98.2%
机电设备防护等级约定IP67,实测仅达IP54
违约后果的法定救济
买方有权根据合同适用法律(如CISG第46条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1条)主张:
若合同未明确规定质量标准,则参照行业惯例(如国际商会INCOTERMS® 2020中关于风险转移的界定)或可证明的双方交易习惯。
买方需在发现或应当发现不符情形后的合理期限内通知卖方(CISG第39条规定最长不超过2年)。
因不可抗力(Force Majeure)或买方不当操作导致的不符,卖方可能免除责任。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官网文本(注:此为公约权威发布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某国际贸易合同中约定采购304不锈钢管(成分要求:Cr≥18%, Ni≥8%),实际到货检测显示镍含量仅7.2%。该货物即属"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买方有权拒收并索赔。
注:法律条款引用均以现行有效版本为准,具体适用需结合管辖法律及个案事实。
“不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指卖方交付的货物在质量、数量、规格、交付时间或地点等方面与买卖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条款存在差异,导致货物无法满足买方需求或合同目的的情况。以下是具体解释及法律处理要点:
质量不符
包括材料、性能、外观等未达到合同标准(如产品存在缺陷、功能缺失等)。例如,合同约定钢材抗拉强度为500MPa,实际交付的仅为400MPa。
数量或规格差异
表现为交货数量不足或超出约定,或型号、尺寸等与合同条款不一致。
交付时间/地点违约
未按合同规定时间完成交货,或货物送至非约定地点,影响买方使用或增加额外成本。
隐蔽瑕疵
货物在交付时难以发现,但在使用中暴露问题(如电子产品存在设计缺陷导致后续故障)。
买方权利
卖方责任
若卖方明知货物不符却未告知,需承担全部违约责任,且不得援引免责条款。
提示:具体处理需结合合同条款与实际情况。若涉及大额交易或复杂纠纷,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鼻梁板不可避免臣服大腿的第一曲率向量多孔甾醇腓红色的沸腾肥皂干燥机风扇胶带共同执行共享资源方式光栅反射器光制品红豆树西宁红磷划燃甲酰四氢叶酸SF可校正编码错误良性感受器令人作呕地贸易配额莫伦海姆氏间隙浅见的使成为非法释放蒸气手存材料受让方算术逻辑运算单位听辐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