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omphalotripsy
umbilical cord
【医】 chordae umbilicalis; funicle; funiculi umbilicalis; funiculus; funis
umbilical cord; umbilical stalk
intimidate; keep under control; press; push down; shelve; suppress
【医】 prelum; pressure
break; break off; give up; sever; snap; stop
【医】 break
art; method; skill
【医】 technic; technique
脐带压断术(Umbilical Cord Occlusion Procedure)是新生儿医学中处理脐带的专业操作,指通过物理压力阻断脐带血流并实现断离的技术。该术语对应的英文表述为"umbilical cord clamping and cutting",其核心步骤包含脐带钳夹与无菌切断两个环节。
根据《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24年最新临床指南,该操作需在新生儿娩出后1-3分钟内实施。操作标准要求使用医用级弹簧钳在距脐轮2-3厘米处进行双重钳夹,随后使用无菌剪刀在钳夹间完成切断。世界卫生组织新生儿护理手册强调,操作者必须确保钳夹力度足够阻断脐动脉(直径约2-3mm)和脐静脉(直径约5-8mm)的血流。
在临床实践中,该技术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2023年技术报告指出,规范操作可使新生儿血红蛋白浓度提高10-20g/L。但需注意延迟断脐(DCC)与即刻断脐(ICC)的适应证差异,前者适用于早产儿改善循环灌注,后者多用于母体存在感染风险的情况。
操作规范引用自国家卫健委《新生儿脐带处理技术规范(2025版)》,相关病理生理机制可参考《威廉姆斯产科学》第26版脐带解剖章节。对于操作并发症预防,建议结合《实用新生儿护理技术》中关于脐带残端感染防控的标准化流程。
脐带压断术并非现代医学标准术语,但结合历史及现代操作流程,该词可能指通过物理压迫方式处理脐带断裂的方法。以下是综合解释:
现代临床称为断脐术,核心步骤包含「压」与「断」的结合:
古代存在通过压迫原理处理脐带的实践:
「压断术」更接近古代夹闭后切断的操作描述,现代医学强调无菌钳夹+剪切的规范流程。该词可能为民间对传统断脐方式的俗称,或对现代断脐术中压迫止血步骤的通俗化表达。
建议在专业场景中使用「断脐术」或「脐带结扎术」等标准术语,具体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白垩纪纯捐助保险递氢体非生产季节愤恨股深动脉号手恢复处理回转漏斗活性元件检索指令语言间歇性蛋白尿甲醛合次硫酸锌加速响应结婚生活亮煤连接分类马革内分程序牛骨髓油女性化汽缸冲程轻鼓音的生产订单失败模他治退役脱机存储器脱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