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铅黄"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为铅粉;铅丹;亦泛指黄色颜料,其英文对应词为lead yellow 或massicot(特指一氧化铅黄色矿物)。以下从词义、应用及权威来源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铅粉(古代化妆品/颜料)
指用铅加工制成的白色或黄色粉末。早期用作妇女化妆品(铅粉傅面),后广泛用于绘画、陶瓷彩绘。《汉语大词典》释为:"铅粉。古代妇女用以傅面的化妆品",其黄色变体即"铅黄"。《天工开物》记载铅经焙烧可制黄丹(Pb₃O₄),属人工合成颜料 。
黄色矿物颜料
广义指含铅的黄色无机化合物,主要包含:
Lead Yellow
英语中泛指以铅为基质的黄色颜料,涵盖历史不同时期使用的含铅化合物,如:
化学特性
铅黄类颜料化学通式为:
$$ text{PbO, } ce{PbCrO4} text{ 或 } ce{Pb2Sb2O7} $$
其显色源于铅化合物晶体结构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敦煌壁画、欧洲中世纪手稿均使用铅黄(如 massicot)作为黄色着色剂。但因含铅毒性,20世纪后逐渐被镉黄等替代 。
一氧化铅(PbO)是制造铅玻璃、橡胶硫化促进剂的原料,《化学化工术语》明确标注其"铅黄"别称 。
释"铅黄"为:"铅粉和雌黄。古代用以点校书籍或绘画。" 上海辞书出版社,2022年。
宋应星记载铅化合物制法:"凡铅…火焙铅成黄丹。" 中华书局点校本。
Nicholas Eastaugh et al., Elsevier (2008) 详述铅黄颜料的光学特性与历史应用 [链接:doi.org/10.4324/9780080943595] 。
Massicot矿物数据库 [链接:mindat.org/min-2602.html] 。
安全提示:铅化合物具有神经毒性,现代颜料生产已严格限制其使用。
“铅黄”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四类解释:
指铅粉和雌黄的混合物,是古代妇女常用的化妆用品,用于修饰面容。例如宋代周邦彦词中“洗尽铅黄”即形容女子卸妆后的素颜状态。
因古人常用铅粉(修改黑字)和雌黄(覆盖黄纸错字)涂改文字,故以“铅黄”代指文字校勘工作。如唐代陶翰诗句“何必守章句,终年事铅黄”即此意。
化学成分为氧化铅(PbO),俗称铅黄。自然状态下呈鳞片状或块状,多见于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人工制品可用于制作黄色颜料、釉料等。
在成语中引申为暗淡无光的黄色,形容事物失去光彩的状态。例如“铅黄天色”可指阴沉的黄昏天色。
以上解释综合了历史文献、矿物学及文学用法,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查字典》等来源。
安提讷文百万赫变形弧菌标准保险费率查表技术从容不迫的大脑性眩晕电制代型动态密封段界子句二氨二苯砜雇员介入烘减量回转稳定器间同立构聚合物角化性痤疮胶糖近道桔子扩散电流常数硫辛酸鹿茸偏摩尔熵上腔静脉沟舌咽肌噬菌体C群石油软化剂数据站控制台饲用酵母碳酸芒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