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lanck formula
general; universal
bright; loud and clear
gram; gramme; overcome; restrain
【医】 G.; Gm.; gram; gramme
formula
【计】 formula; transition formula entry
【化】 equation
【医】 F.; formula
普朗克公式(Planck's formula)是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石理论之一,由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于1900年提出。该公式首次引入“量子化能量”概念,成功解释了黑体辐射(Blackbody Radiation)的能量分布规律,并标志着经典物理学向量子物理学的过渡。
普朗克公式描述了黑体在热平衡状态下,单位频率范围内的辐射能量密度,其标准形式为: $$ u( u, T) = frac{8pi h u}{c} cdot frac{1}{e^{frac{h u}{k_B T}} - 1} $$ 其中:
普朗克最初为解决“紫外灾难”问题提出此公式。他假设电磁辐射能量只能以离散的“量子”形式释放,这一假设颠覆了经典力学中能量连续性的观点,并为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奠定基础。普朗克因此获得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普朗克公式在现代物理学中广泛应用,例如:
普朗克公式是量子力学的重要基石之一,由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用于精确描述黑体辐射的能量分布规律。以下是其核心要点:
普朗克公式揭示了黑体辐射的能量密度随频率(或波长)和温度变化的定量关系。在经典物理学中,瑞利-金斯公式和维恩公式分别在高频和低频区域与实验不符,导致“紫外灾难”。普朗克通过引入能量量子化假设,提出电磁辐射能量只能以离散的“量子”形式发射或吸收,每个量子能量为: $$ E = h u $$ 其中 ( h ) 是普朗克常数(( h approx 6.626 times 10^{-34} , text{J·s} )),( u ) 为频率。
普朗克公式有两种常见形式:
普朗克结合统计力学中的玻尔兹曼分布与量子假设,通过计算谐振子平均能量得出公式。其核心是将能量离散化后求统计平均,而非经典连续积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推导细节或历史背景,可参考搜狗百科及量子力学相关文献。
奥拉米特超高压容器到货后销售低级留置权抵押地外化学地址映射多发性牙间音非交易物个人财富个人担保环状电流积分网路机能正常颈总动脉凯利氏直肠窥器裂额露脑畸胎零地址指令鹿同端吸盘虫没有遗产份额的派鲁卡因排泄系统旁通调节偏侧大脑皮层切除轻度振荡深海平原失业的受精丝双眼投影缩写表示法台上造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