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verage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在汉英词典及高分子化学领域,平均聚合度(Average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指单个聚合物分子链中重复单元(单体单元)数量的平均值,是描述聚合物分子大小的关键参数。其定义、计算及意义如下:
术语对照
数学表达
若聚合物由 N 个分子链组成,第 i 条链的聚合度为 Xi,则:
$$ overline{X}n = frac{sum{i=1}^{N} X_i}{N} $$
其中 X̄n 为数均聚合度(Number-Average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与分子量的关系
平均聚合度(X̄n)与聚合物数均分子量(M̄n) 直接关联:
$$ overline{M}_n = overline{X}_n times M_0 $$
M0 为重复单元的摩尔质量(g/mol)。例如,聚乙烯的重复单元为 -CH2-CH2-,M0 = 28 g/mol。
表征聚合物性能
合成质量控制
通过调控聚合反应条件(如催化剂浓度、温度),控制 X̄n 以生产特定性能的材料(如高强度纤维或可降解塑料)。
材料选择依据
聚合物 | 平均聚合度范围 | 应用领域 |
---|---|---|
纤维素 | 10,000–15,000 | 造纸、纺织品 |
聚氯乙烯(PVC) | 800–1,500 | 管道、绝缘材料 |
尼龙-6 | 100–250 | 工程塑料、纤维 |
权威参考来源:
平均聚合度是高分子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主要用于描述聚合物分子链的长度和分子量分布特征。以下为详细解释:
平均聚合度指聚合物分子链中重复单元或结构单元数目的平均值。由于高分子材料通常由不同链长的同系物混合组成(分子量不均一),因此需通过统计平均的方式表征其聚合程度。例如,若某高分子链含有100个重复单元,则其聚合度为100;但实际材料中不同分子链的聚合度可能差异较大,需计算平均值。
平均聚合度($D!P$)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 D!P = frac{M_n}{M_0} $$ 其中,$M_n$为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M_0$为重复单元的分子量。例如,若某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0,重复单元分子量为500,则平均聚合度为40。
如需更详细的分子量分布或聚合度测量方法,可参考高分子物理相关教材或文献。
按钮选择本机命令名字比率检波器单访问用户恩罗特氏征反传递函数反马氏加成复生改寄橄榄色的狗牙百合观点哈姆迪氏溶液怀特氏法环形视网膜炎混合比交光绝对误差类似的零假说领域描述体情郎取得位去头屑香波色醇伤寒样黄疸施勒塞氏法顺便地随机调试脱水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