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Gallionellaceae
wrap around
【医】 trichobacteria
a branch of academic study; family; pass a sentence; section
【化】 family
【医】 department; family; family systematic
【经】 accountant's department; division head; section
披毛菌科(学名:Mucoraceae)是真菌界接合菌门毛霉目下的一个科,其名称在汉英词典中对应为"Mucoraceae" 或"hairy/filamentous fungi family"。该科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腐殖质及有机质中,部分种类可引致食品腐败或人类机会性感染(如毛霉病)。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中文名解析
“披毛菌科”中“披毛”形容该类真菌菌丝体呈絮状或毛状的宏观形态特征,“菌科”表明其分类学地位为真菌的科级分类单元。
英文对应词
形态特征
菌丝无隔多核,孢子囊梗直立,顶端形成球形孢子囊,成熟后释放孢囊孢子。代表属包括毛霉属(Mucor)、根霉属(Rhizopus)等。
生态与致病性
多为腐生菌,参与有机物分解;少数为条件致病菌,如Rhizopus oryzae可致侵袭性毛霉病,常见于免疫缺陷患者。
《中国真菌志》(科学出版社)
详细记载中国披毛菌科物种分类及形态描述(第16卷:毛霉目)。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NCBI Taxonomy Database
披毛菌科系统分类信息(ID: 4790),涵盖基因组数据及演化关系。
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Taxonomy/Browser/wwwtax.cgi?id=4790
Mycobank Database
国际真菌命名数据库,提供模式种及分类历史修订记录。
链接:https://www.mycobank.org/page/Name%20details%20page/47403
参考文献
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真菌志 第十六卷 毛霉目》. 科学出版社, 2007.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Mucoraceae. Taxonomy ID: 4790 (2025-07-31).
Mycobank. Mucoraceae. Record No. 47403 (2025-07-31).
披毛菌科(学名:Gallionellaceae)是细菌分类学中的一个科,主要包含铁氧化菌和硫氧化菌。以下是综合解释:
基本定义 披毛菌科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贝塔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其典型特征是菌体呈柄状或丝状结构,部分种类能通过氧化亚铁或还原态硫化合物获取能量。
典型属种 该科包含两个重要属:
生态意义 这类细菌在铁、硫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常见于酸性矿山废水、温泉等极端环境。其代谢产生的铁氧化物可能影响地下水管道堵塞或矿石沉积。
应用领域 在生物冶金和污水处理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例如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回收金属或去除废水中的铁、硫污染物。
注:由于微生物分类学不断更新,建议参考《伯杰氏细菌系统分类手册》或国际原核生物命名委员会(ICSP)的最新分类系统获取权威信息。
闭型程序布伦微积分不相干的抽气机唇形密封圈单元块冻干胶原多巴氧化酶多变量的多伦多夹二氢利福霉素B格式信息函数处理器好吃盐军师淋巴细胞性脑膜炎六位转换码卵巢浸膏罗泽氏线民政上诉目标闪烁浓缩因子泡腾磷酸钠全程合成染色反应日本七叶树日息煞车阀双氨甲喹脲痛觉缺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