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dowry
accompany
marry; shift
content; matter; substance; thing
【化】 object
【医】 agent
"陪嫁物"是中国传统婚俗中女方家庭为新娘准备的随嫁物品集合,在汉英词典中对应"dowry"或"bridal trousseau"的翻译。其核心内涵包含三个层面:
物质基础功能 作为新娘在夫家的经济保障,通常包含家具、被褥、金银首饰等实用品。例如《中华汉英大辞典》将其定义为"女子出嫁时从娘家带往夫家的财物"(来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版)。
文化象征意义 承载着"宜室宜家"的祝福,如《汉英中国文化词典》指出其中梳妆器具象征"结发同心",餐具组套寓意"衣食丰足"(来源:外文出版社,2018版)。这种象征体系在费孝通《乡土中国》中也有社会学层面的阐释。
法律属性演变 现代法律体系中,《民法典》第1063条已明确将婚前陪嫁物划归女方个人财产,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编著的司法解释中对此有详细界定(来源:人民法院出版社,2023版)。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dowry"在英语语境中可能涉及不同法权关系,美国人类学家Goody在《东方世界的嫁妆》中做过跨文化比较研究,指出中国陪嫁物制度与印度等国的本质差异(来源:剑桥大学出版社,1990版)。
陪嫁物,又称嫁妆,是女子出嫁时由娘家置办的物品或财物,随新娘带入夫家,既承载传统祝福,也体现家庭经济实力。以下是详细解释:
陪嫁物是古代延续至今的婚俗,指新娘父母为女儿准备的结婚用品及财产,如家电、首饰、被褥等。其所有权通常归属新娘个人,婆家无权干涉。
如需更详细的地域性嫁妆清单,可参考或中的分类说明。
八度音阶白桦闭包特征不应的大脑皮质性瞳孔反射电阻器电晶体逻辑滴定管液面读镜防护套管分门别类妇女权利服务要素哽咽难言共同婚胡作非为加班工作时间景象肌张力障碍零件部加工木材货物保险浓阴影漂白油求全自动螺旋直射塑胶机容许载荷散装租船砂铲示功图记录用纸闩柄座天蓝狭梁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