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频振荡器英文解释翻译、拍频振荡器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计】 beat frequency oscillator
相关词条:
1.beatfrequencyoscillator 2.beatingoscillator
分词翻译:
拍的英语翻译:
bat; beat; pat; racket; smack
【计】 beat
【化】 beat
频的英语翻译:
frequency; frequently
振荡器的英语翻译:
【医】 agitator; oscillator
专业解析
拍频振荡器(Beat Frequency Oscillator, BFO)是电子工程中基于差频原理产生低频信号的电路装置。其核心工作原理是将两个高频振荡器的输出信号叠加,通过非线性元件提取两者的频率差值。当两个输入信号频率分别为$f_1$和$f2$时,输出拍频频率为:
$$
f{beat}=|f_1-f_2|
$$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无线电接收机、金属探测器及音频信号合成领域。在超外差式接收机中,BFO通过将接收的高频信号与本振信号混频,生成固定中频信号以便后续解调处理。中科院《现代电子技术词典》指出,BFO的关键参数包括频率稳定度(通常优于$10^{-5}$)和相位噪声(需低于$-120,dBc/Hz$@1kHz偏移)。
英语术语解析:
- 拍频(Beat Frequency):源于声学干涉现象,现扩展至电磁波领域
- 振荡器(Oscillator):通过正反馈维持周期性电信号输出的电路模块
- 差频(Heterodyne):词根“hetero-”(差异)与“-dyne”(力)组合,强调频率差异作用机制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中,BFO被归类为非线性频率合成设备,其设计需符合IEC 60134-5关于电磁兼容性的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拍频振荡器是一种通过混合两个高频信号产生低频差频信号的装置,其核心原理基于“拍频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工作原理
- 拍频现象:当两个频率相近的高频信号叠加时,会产生振幅周期性变化的合成波,其差频为两原始频率之差(公式:$f_{text{拍}} = |f_1 - f_2|$)。
- 振荡器基础:利用两个独立的高频振荡器(如LC振荡器或晶体振荡器)分别产生高频信号($f_1$和$f_2$),通过非线性元件(如混频器)混合后输出差频信号。
二、应用场景
- 低频信号生成:当需要稳定低频信号时,直接生成低频可能困难,而拍频法可通过高频振荡器间接实现。
- 通信系统:用于频率合成、调频解调等场景,例如调频广播中的立体声解码。
- 测量技术:通过差频检测微小频率变化,如雷达测速、激光干涉仪。
三、典型示例
若两个振荡器分别输出10.1 MHz和10.0 MHz信号,拍频振荡器将产生100 kHz的低频信号。这种方式在射频系统中常用于降频处理,简化后续电路设计。
四、技术优势
- 高频稳定性:高频振荡器频率稳定性更高,差频信号继承了这一特性。
- 灵活调节:通过微调其中一个振荡器频率,可方便改变输出差频值。
拍频振荡器通过巧妙利用高频信号的叠加效应,解决了低频信号生成难题,在通信、测量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扁平痣操纵者重提唇疮疹大民族主义单板的等加速输入电极降对耦部件多项式法戈登氏反射海绵豪富妄想合理环形寄存器激发能机盖压紧轴承可吸收结扎线类胰岛素联运提货单落入马铃薯培养基煤井镁族脑室积脓让双甲酮说小话的人碳酸钙停止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