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大民族主义英文解释翻译、大民族主义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dominant nation chauvinism

分词翻译:

大的英语翻译:

big; great; large
【医】 macro-; magnum; makro-; megalo-

民族主义的英语翻译:

nationalism
【法】 ethnic national sovereignty; nationhood

专业解析

大民族主义(Dà Mínzú Zhǔyì)是政治学术语,指强势民族将自身利益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主张民族不平等和压迫的思想或行为。其核心特征与英文对应概念如下:


一、汉语定义与核心特征

  1. 概念本质

    指某一民族(通常为人口多数或掌握统治权的民族)以自我为中心,忽视或压迫其他民族的权益,强调本民族优越性并试图同化或支配其他民族群体。

  2. 中国语境下的批判性

    在中国政治话语中,大民族主义被视为破坏民族团结的负面思潮。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夸大本民族地位,忽视其他民族平等权利的思想倾向”,与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相悖。


二、英语对应译法与学术解释

  1. 主流英译

    • "Big-Nation Chauvinism"

      强调大国或主体民族的沙文主义倾向(如列宁著作中批判沙俄民族政策时所用术语)。

    • "Dominant-Nationality Chauvinism"

      突显主导民族的压迫性(见《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2. 与相关概念区分

    • 区别于“民族主义”(Nationalism):后者为中性概念,可指爱国情感或民族独立运动;而大民族主义特指压迫性民族霸权。
    • 区别于“地方民族主义”(Local Nationalism):后者指少数民族的排外倾向,二者均被中国政策批判。

三、权威来源与政策背景

  1. 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

    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中指出,大民族主义是“统治民族中的民族主义”,需以国际主义原则抵制。

    来源:列宁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

  2. 中国民族政策立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明确规定:“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大民族主义与此原则直接冲突。


四、现实影响与学界批判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Lenin, V.I. Critical Remarks on the National Question. Progress Publishers, 197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 2009.
  4.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2020修订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18修正版.

(注:为符合原则,引用来源均采用权威学术文献及官方政策文件,链接因平台限制未展示,读者可通过正规学术数据库或政府官网检索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大民族主义是一种以本民族优越性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主要表现为大民族对其他民族的压迫和扩张倾向。以下是详细解析:

1.定义与本质

大民族主义产生于剥削阶级主导的社会形态(如奴隶社会),主张本民族因人口、经济或文化优势应占据主导地位,否定其他民族的平等权利。其本质是民族沙文主义,常通过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或文化同化等手段维持特权。

2.核心特征

3.历史根源与发展

4.批判与影响

马列主义指出,大民族主义否认民族自决权,导致民族间不平等和冲突。例如,苏联时期曾批判大俄罗斯主义对少数民族的压制。

5.典型例子

如20世纪的“大日耳曼民族主义”,以德意志民族优越论为借口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民族主义相关概念(如极端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的差异,可参考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