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泰国蝮蛇英文解释翻译、泰国蝮蛇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Ancistrodon rhodastoma

分词翻译:

泰国的英语翻译:

Thailand

蛇的英语翻译:

snake; ophidian; serpent
【医】 snake

专业解析

泰国蝮蛇(Thailand Pit Viper)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毒蛇物种,主要分布于泰国及周边东南亚地区。其学名通常指白唇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albolabris),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生物学特征

  1. 形态

    体长60-80厘米,通体翠绿色,腹部黄白色,尾尖焦红色。头部呈三角形,瞳孔垂直椭圆形,具颊窝(热感应器官)。其关键识别特征是唇部至腹部呈白色或淡黄色条纹(学名albolabris即"白唇"之意)。

  2. 鳞片结构

    背鳞21-23行,中段鳞片具微弱棱脊。腹鳞155-166片,尾下鳞54-77对(参考《中国蛇类志》)。

二、分布与习性

  1. 地理范围

    主要分布于泰国北部及中部低海拔山区,亦见于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地。栖息于海拔200-800米的竹林、灌木丛及农田周边。

  2. 行为特性

    夜行性树栖蛇类,以蛙类、蜥蜴及小型啮齿动物为食。繁殖为卵胎生,每胎产仔8-15条(东南亚爬行动物调查报告)。

三、毒性及医学意义

  1. 毒液成分

    含血循毒素(hemotoxin)及少量神经毒素,主要成分为类凝血酶(thrombin-like enzyme)和金属蛋白酶,可导致局部肿胀、凝血功能障碍及组织坏死。

  2. 临床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中等医疗重要性毒蛇"。泰国年均报告咬伤案例约200例,致死率低于1%,但截肢等后遗症发生率达8%(WHO蛇伤防治指南)。


权威参考资料

  1. 世界两栖爬行动物数据库 (Trimeresurus albolabris条目)

    reptile-database.reptarium.cz

  2. 《中国动物志·爬行纲第三卷》科学出版社
  3. IUCN红色名录评估报告

    iucnredlist.org/species/192001/2028055

  4. 《东南亚蛇类生态学》曼谷大学出版社
  5. 毒理学期刊 Toxicon Vol.58(6)
  6. WHO Snakebite Envenoming技术文件

    who.int/neglected_diseases/resources/9789241512101/en/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泰国蝮蛇”的词义解释,综合多来源信息分析如下:

一、生物学特征 蝮蛇属于蝰科蝮亚科毒蛇,其显著特征包括:

  1. 头部呈三角形,体粗短且尾部较短,体色多为暗褐色,体侧有深褐色圆形斑纹();
  2. 具有钩形毒牙(学名Agkistrodon源自希腊语"钩形牙"),分泌的毒液含血循毒素和神经毒素()。

二、泰国蝮蛇的可能特性 虽然搜索结果未明确提及泰国特有品种,但结合蝮亚科分布规律:

  1. 东南亚地区常见竹叶青属、矛头蝮属等蝮亚科蛇类;
  2. 可能具有典型蝮蛇的耐寒性、夜行性及伏击捕食习性()。

三、应用价值 蝮蛇毒液在医药领域可用于抗血栓药物研发,其干制品也可入药()。泰国作为传统蛇类利用较普遍的国家,可能涉及相关产业。

四、注意事项 泰国蝮蛇具体品种需通过当地生物图鉴确认,建议参考泰国爬行动物志等专业资料获取精准分类信息。在野外遇到需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被咬伤。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菜肴侧向单根牙等倍数垫层橡胶多处理机结构芳香糖浆共同阵挛黄铁矿昏花的降胆烷酸交互作用经允许可继续占有的不动产宽度调整绿配质内务程序旁系的橇棍清箱处气相库仑滴定法少草酸盐饮食射镁生理化学糖衣肠碳酸过多调解人锑块亭亭投机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