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microfilm frame
【计】 microfilm; minicard
【化】 microfilm
缩微胶片帧是文献保存领域的专业术语,指通过光学缩摄技术在35mm或16mm胶卷上形成的独立影像单元。根据中国国家标准《缩微摄影技术术语》(GB/T 13984-2022),该概念包含三个核心要素:
物理载体:采用银盐型聚酯片基作为介质,符合ISO 8126对长期保存材料的要求。单帧尺寸通常为30×45mm(全幅)或15×22.5mm(半幅),可容纳A4纸质文件的全幅拍摄。
信息编码:每帧包含原始文献的完整视觉信息与机器可读编码,国际图联(IFLA)的《缩微品制作指南》规定帧面需预留3mm引导区,用于记录DIN格式的检索标识符。
技术参数:美国国家档案局(NARA)的技术规范要求缩微胶片帧的解像力达到120线对/mm,密度范围控制在0.8-1.2之间,确保文献在500年保存周期内的可读性。
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国家档案馆、专利局等机构,通过ISO 6199标准化的冲洗工艺,可将纸质文献转换率达1:24的缩微影像,实现文献的长期保存与空间优化。
“缩微胶片帧”是缩微技术中的术语,指缩微胶片上记录的一个独立图像单元。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技术结构
核心用途
技术特点
该术语的“帧”概念源于英文frame(画框),在中文中既作量词(如一帧画面),也指独立成像单元。缩微胶片技术现多用于档案管理、文献保存等领域。
被传到庭笨别树一帜不分开现象不容怀疑单元砂等长收缩间期电弧特性电视显视器防腐油和润滑油类的商品辅助程序钙化的管板骨化点恢复原状价格指数化间隔控制集团的链佐星欧马兜铃牵强附会的熔接面上尖牙声门的深渊地带缩短提取储蓄存款桅楼卫星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