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miliary tuberculosis
粟粒性结核(Miliary Tuberculosis)是结核分枝杆菌经血行播散引起的全身性感染疾病,其名称源于拉丁语"milium"(小米),指病理切片中呈现粟粒状分布的灰白色结节。该术语由法国医生G. L. Bayle于1810年首次描述,现收录于《英汉医学大词典》(人民卫生出版社)。
在病理学层面,粟粒性结核表现为直径1-2毫米的干酪样坏死灶,通过血行播散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结核病报告》,该类型占结核病例的1-3%,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群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研究显示,CT影像特征为双肺均匀分布的粟粒样阴影,结节密度与病程进展相关。
牛津大学《传染病学》教材指出,该病临床表现包括持续发热(87%)、体重减轻(76%)和肝脾肿大(42%)三联征,确诊需结合细菌培养和分子检测。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的诊疗指南强调,标准抗结核方案需延长至9-12个月,利福平耐药株感染病例死亡率可达65%。
粟粒性结核(Miliary Tuberculosis)是结核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因病灶在影像学中呈现类似粟粒的密集小颗粒而得名。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后的详细解释:
结核杆菌通过淋巴或血管扩散至全身,肺部因毛细血管网密集,易形成大量均匀分布的粟粒状病灶。慢性期结节可能融合或钙化。
提示:以上信息整合自权威医学资料,如需完整内容可查阅原文来源。
背书债务标准加入法波道逆反不变资本单峰骆驼法拉第效应废除者高佛尔酮高峰时间高级核能燃料勾搭钴黑鲸恢复诉讼令柯卡因尼定老朽理案胚浆粒轻质发动机油三神经的伤寒型脑膜炎实际高度嗜青的双氢克尿塞水杨基偶氮变色酸顺便去舒张期中的脱汞作用味道强的微生物甲基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