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朽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释义为衰老无用(decrepit or senile),既形容事物破败衰朽,也用于老年人自谦。以下从三个维度解析其权威释义及用法:
字义分解
组合后强调因年久失修或衰老而失去功能的状态。
英语对应词
客观描述衰败
例句:这座老朽的木桥已禁止通行。
→ The decrepit wooden bridge is closed to traffic.
(来源:《新世纪汉英大词典》)
自谦称谓(古语常见)
例句:老朽不才,愿尽绵薄之力。
→ This old humble self, though incapable, will spare no effort.
(来源:林语堂《汉英词典》)
定义"老朽"为"old and useless; decrepit",并注明自谦用法。
查看词条(中华书局官网)
对比"decrepit"(物理衰败)与"senile"(身心衰退)的差异。
明确其贬义色彩及文言自谦语体特征。
该词隐含自然规律不可逆的哲学观(如《庄子》"物壮则老"),英语文化中"decrepit"更侧重物理状态,而汉语兼具对衰老的敬畏与自贬的双重社会心理(来源:费孝通《乡土中国》关于传统尊老文化的论述)。
“老朽”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衰老陈腐
指年老体衰、思想或能力退化,常带有贬义,例如“老朽以终”。在文学中可形容无用之物,如唐代郑愚《潭州大圆禅师碑铭》中的“役老朽之筋骸”。
自谦之词
老年人用来自称,表示谦逊。例如苏轼在《与冯祖仁书》中写道:“非老朽所敢当”,现代口语中也可用“这件事由老朽做主”。
形容陈旧或破烂
用于描述事物破败的状态,如孙犁《白洋淀纪事》中“房老朽得漏雨”。
如今,“老朽”在口语中使用较少,多见于文学或特定语境,如自谦或描述历史遗迹的破败。例如:“拼将老朽度残年”,体现对晚年状态的感慨。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用例,可参考苏轼书信及《二刻拍案惊奇》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