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油脂(sōng yóu zhī)在汉英词典中通常指从松树等针叶树木中提取的天然树脂,其标准英文对应词为rosin(松香),有时也译作colophony 或pine resin。以下是基于权威词典与行业标准的详细解释:
松油脂是松属树木(如马尾松、油松)分泌的黏稠液体经蒸馏或加工后形成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其主要成分为树脂酸(resin acids),包括枞酸(abietic acid)、新枞酸(neoabietic acid)等,并含有少量萜烯类化合物和脂肪酸。《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松脂蒸馏后剩下的物质”,而《汉英大辞典》(第三版)明确标注其英文为"rosin",强调其源于松脂的工业用途特性。
松脂(pine resin)指树木直接分泌的原始黏液,而松油脂(rosin)是其经加工脱除挥发性萜烯(如松节油)后的固态残留物。
英文中 "resin" 泛指所有天然/合成树脂,而 "rosin" 特指从松树树脂提炼的特定产品(《牛津英语词典》)。
松油脂主要成分枞酸(abietic acid)的分子式为 $mathrm{C{20}H{30}O_2}$,结构式为:
$$ ce{ chemfig{6((-HOOC)=(-CH3)-(5(-=-(-CH3)-))-(=O)-(-H)-)} } $$
(来源:PubChem CID: 10569,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松油脂(即松脂)是松树分泌的天然树脂,其含义及相关信息可综合如下:
松油脂是松树通过树皮伤口或人工割口渗出的黏稠液体,主要成分为树脂酸和萜烃类物质,含松香(约70-80%)与松节油(约15-25%)。古代文献中又称松膏、松胶、松肪,常温下呈半流体状,接触空气后逐渐固化。
主要分布于中国广东、广西、福建等亚热带地区,采脂树种以马尾松、云南松为主。采集需在气温12-15℃以上进行,采用蒸气法或直接火法加工。
如需更详细的生产工艺或化学成分分析,可参考新华网及艺考资料等来源。
卑贱的垂曲线甙配基碘化钾试验电位溶出分析地那铵苯甲酸盐多任务磁盘系统多元的附加元数学的供水管供氧工业消费者公司航空邮资建筑及设备成本记录管理进出口商品比价指数决定因素咖啡杯康复龙可能发生的费用总额苛性苏打灰劳动保险沥青-环氧树脂流质贫燃料混合物起运点交货价热打浆山梗菜烷定生产过程简图噬细胞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