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index of terms of trade
【经】 importers and exporters
article; class; grade; quality; rank; sample; savour
parity; price relations; rate of exchange
【经】 comparative price; comparison of bids; price ratio
index; index number
【计】 E; exponent; exponential; power of number
【医】 exponent; index
【经】 exponent; index; index number; indexes
进出口商品比价指数(Terms of Trade Index)是衡量一国贸易条件的重要经济指标,反映单位数量出口商品所能换取的进口商品数量变化。该指数常用于分析国际贸易中价格波动对国家经济福利的影响,其核心计算公式为:
$$ TOT = left( frac{P_x}{P_m} right) times 100 $$
其中$P_x$代表出口价格指数,$P_m$代表进口价格指数。当指数高于100时,表明该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进口商品呈上升趋势,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意味着贸易条件恶化。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国际贸易统计方法》,该指标的计算需基于固定基期的可比价格数据,通过拉氏指数或帕氏指数法进行加权平均。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显示,该指数常被国际组织用于评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竞争力(来源:世界银行年度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该指数存在两点局限性:一是未考虑贸易量变化,二是忽略汇率波动影响。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建议结合贸易量指数进行综合分析,方能全面评估贸易利益分配(来源:商务部研究院政策简报)。
进出口商品比价指数(又称贸易条件指数)是衡量一国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价格相对变化的指标,主要反映贸易条件的变化。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概念
该指数通过比较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的比率,评估一国单位出口商品能换取多少进口商品。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
text{进出口比价指数} = left( frac{text{出口价格指数}}{text{进口价格指数}} right) times 100
$$
若指数>100,表明出口价格相对进口上涨,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恶化。
扩展指标
单纯价格比较未考虑数量因素,因此衍生出出口购买力指数,公式为:
$$
text{出口购买力指数} = text{进出口比价指数} times text{出口物量指数}
$$
该指标综合了价格与数量变化,更全面反映出口实际购买能力。
贸易条件判断
指数上升意味出口商品换取的进口商品增多,贸易利益提升;下降则可能需出口更多商品换取同等进口量。
政策参考
政府可通过此指数调整汇率、关税等政策,优化贸易结构。
以基期价格指数为100为例:
如需完整数据,可参考国家统计局或权威经济数据库(如世界银行)发布的进出口价格指数报告。更多细节可查看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