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竖琴(harp)是一种古老的拨弦乐器,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竖琴"对应的英文为"harp",定义为:一种由多根弦、共鸣箱和立柱构成的三角形框架乐器,通过手指拨动琴弦发声。
结构与分类
竖琴通常包含47根弦(现代音乐会竖琴),覆盖6.5个八度音域,琴弦材质包括尼龙、羊肠线和金属。其核心部件包括:
历史发展
据《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记载,竖琴在古埃及被称为"benet",是法老宫廷仪式的重要乐器。中世纪欧洲竖琴发展为带有前柱的三角框架,19世纪法国制琴师Sébastien Érard发明双动踏板竖琴,奠定现代交响竖琴基础。
演奏与文化象征
竖琴需双手交替拨弦,左手控制低音区,右手负责高音区。在爱尔兰文化中,凯尔特竖琴(cláirseach)是国家象征,出现在欧元硬币和总统印章上。中国民族竖琴"箜篌"则属于竖琴变体,敦煌壁画中存有唐代竖箜篌演奏图像。
现代应用
当代竖琴广泛应用于交响乐团(如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独奏(如阿尔伯特·扎贝尔的即兴作品)及流行音乐(如电影《泰坦尼克号》配乐)。美国竖琴协会数据显示,全球专业竖琴演奏者超2万人,主要分布在欧美音乐学院体系。
竖琴是一种历史悠久、结构独特的大型拨弦乐器,其含义可从以下多维度解析:
竖琴(英文:Harp)属于弦鸣乐器,现代标准形制由法国制琴师S·埃拉尔于1810年设计。其主体由弧形颈部、三角形琴架和共鸣箱构成,通常有47根琴弦(按降C大调自然音阶排列),并配备7个踏板用于调节音高。演奏时需坐姿抱琴,双手拨奏,音色柔美如行云流水。
(注:更多历史细节可参考来源网页)
表面温度记录仪标准效率兵强马壮波罗的海秤杆迟付款项电子的对话服务对拒绝付款的追索权工人参加管理管的合接负阻二极体缓死芽胞杆菌简精神权利集体调解靠模样板可避免的克拉普氏爬行疗法科塞耳氏试验毛线虫超科苗勒氏结节颞下点尼龙区分部分输出标志状态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损害赔偿图形字母数字发生器未分配物理存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