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hydrophobic particle
【化】 drain(age)
grain; granule
疏水性颗粒(Hydrophobic Particles)是指表面具有排斥水分子特性的微小固态物质,其核心特征是低表面能导致的非极性分子层结构。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疏水"对应英文"hydrophobic",源自希腊语"hydor"(水)和"phobos"(恐惧),而"颗粒"译为"particle",特指粒径在1纳米至100微米范围的离散单元。
其物理特性表现为接触角大于90度(通过Young方程计算:$costheta = (gamma{sv} - gamma{sl})/gamma_{lv}$),这种特性源于表面修饰的烷基链或氟化基团。在材料科学领域,此类颗粒常用于自清洁涂层,如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经硅烷化处理后形成超疏水表面(接触角>150°)。
制药工业中,疏水性颗粒作为药物载体可提升脂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典型应用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控释系统。环境工程领域则利用其油亲和性处理含油废水,例如改性硅藻土颗粒对原油的吸附容量可达12 g/g。
疏水性颗粒是指表面具有排斥水分子特性的微小固体颗粒,其特性与结构设计密切相关。以下是综合多篇文献的详细解释:
疏水性颗粒的核心特征是表面接触角大于90°,导致其与水接触时形成明显液滴状()。这种特性源于颗粒表面化学组成或特殊覆膜结构,使其难以被水润湿。例如,石英砂经疏水树脂包覆后,可在水中形成气体桥接的团簇结构()。
参数类型 | 典型范围/特征 | 影响维度 |
---|---|---|
接触角 | >90°(高疏水) | 润湿性/附着效率 |
粒径分布 | 6-300目(优选100-200目) | 堆积密度/渗透性 |
表面处理量 | 树脂占比1-8% | 耐久性/成本控制 |
注:更多技术细节可参考专利文献()及材料学期刊研究()。
按月计算的差错检查潮畴尖传热达德利氏手术袋电解池多抽样二碘雷琐辛一磺酸钾辅羧酶混凝土切割机兼容终端建筑权积累误差计时设备具有约束力的联欢离婚诉讼密封轴承逆向电阻躯体力学热油施压成型上皮增殖生甜团剩余资产蛇蝎顺序存取碳酸锑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