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hydrophobic particle
【化】 drain(age)
grain; granule
疏水性顆粒(Hydrophobic Particles)是指表面具有排斥水分子特性的微小固态物質,其核心特征是低表面能導緻的非極性分子層結構。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疏水"對應英文"hydrophobic",源自希臘語"hydor"(水)和"phobos"(恐懼),而"顆粒"譯為"particle",特指粒徑在1納米至100微米範圍的離散單元。
其物理特性表現為接觸角大于90度(通過Young方程計算:$costheta = (gamma{sv} - gamma{sl})/gamma_{lv}$),這種特性源于表面修飾的烷基鍊或氟化基團。在材料科學領域,此類顆粒常用于自清潔塗層,如二氧化钛納米顆粒經矽烷化處理後形成超疏水表面(接觸角>150°)。
制藥工業中,疏水性顆粒作為藥物載體可提升脂溶性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典型應用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控釋系統。環境工程領域則利用其油親和性處理含油廢水,例如改性矽藻土顆粒對原油的吸附容量可達12 g/g。
疏水性顆粒是指表面具有排斥水分子特性的微小固體顆粒,其特性與結構設計密切相關。以下是綜合多篇文獻的詳細解釋:
疏水性顆粒的核心特征是表面接觸角大于90°,導緻其與水接觸時形成明顯液滴狀()。這種特性源于顆粒表面化學組成或特殊覆膜結構,使其難以被水潤濕。例如,石英砂經疏水樹脂包覆後,可在水中形成氣體橋接的團簇結構()。
參數類型 | 典型範圍/特征 | 影響維度 |
---|---|---|
接觸角 | >90°(高疏水) | 潤濕性/附着效率 |
粒徑分布 | 6-300目(優選100-200目) | 堆積密度/滲透性 |
表面處理量 | 樹脂占比1-8% | 耐久性/成本控制 |
注:更多技術細節可參考專利文獻()及材料學期刊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