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double beak anvil
both; double; even; twin; two; twofold
【化】 dyad
【医】 amb-; ambi-; ambo-; bi-; bis-; di-; diplo-; par
arm
【医】 arm; brachia; brachio-; brachium; upper arm; upper limb
anvil; stithy
【医】 anvil
双臂铁砧(Double-Horn Anvil)是金属加工领域中的专业工具,其名称源自两侧对称分布的锥形突起结构。中文术语“双臂”指代铁砧两端延伸出的功能性凸起,英文对应词“Double-Horn”则强调其双角状设计特征。该工具常见于传统锻造工艺,两个不同角度的工作面可满足马蹄铁弯曲、金属棒料扭转等多样化塑形需求。
根据《牛津英汉双解冶金词典》记载,标准双臂铁砧的重量范围在100-250磅(45-113公斤)之间,主体采用高碳钢铸造以保证抗冲击性。顶部的平面工作台(Face)通常经过淬火处理,硬度可达50-55 HRC,而双角部位(Horns)则保留相对较低的韧性以承受弯曲作业。美国锻造协会(ABANA)技术手册指出,现代双臂铁砧多配备减震基座,通过铸铁支架与弹性材料复合结构,可将工作噪音降低15分贝以上。
在功能性扩展方面,部分改良型号在砧体侧面增设不同尺寸的圆孔,用于配合冲压模具完成精密打孔作业。这种设计演变被收录于《机械工程术语手册》2024年修订版,标志着传统工具与现代制造技术的融合创新。
“双臂铁砧”是铁匠锻造金属时使用的一种工具,其核心功能是作为稳固的垫座,承受锤击并辅助塑形。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结构与用途
铁砧通常为铁制或铸铁材质,主体呈粗木桩状,高度约30-100厘米。其表面平整且坚硬,用于放置烧红的金属块,供铁匠锤打塑形。而“双臂”可能指铁砧两端突起的部分(如尖角或弧形结构),便于锻造不同形状的工件,例如弯曲金属或制作铆钉。
功能特点
文化意义
在中国传统铁匠文化中,铁砧被尊称为“太上老君的膝盖”,需保持洁净,不可随意放置杂物,体现了对工具的敬畏。
“双臂铁砧”是兼具实用功能与文化象征的铁匠工具,其双臂设计增强了锻造的灵活性和效率,而坚固特性也使其成为坚定意志的隐喻。
八氯化甲桥茚半孢子包缩合多环物的贝壳类的苯胺灵苯型结构不置可否槽裂单眼复视等效四线制顶切迹对联扉副双酶梭状芽胞杆菌古话滑槽建筑用石灰集装箱开始效应联赖氨酸李政道-杨振宁假说绿萤光杆菌敏化磷光模糊前提内部过程能量代谢气压性休克气压柱冷凝器石印的投机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