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great distance
《十万八千里》是汉语中源自佛教经典与文学典故的夸张性数词短语,最早见于明代吴承恩所著《西游记》第一回,描述孙悟空一个筋斗可跨越的距离。在汉英词典中,该词通常译为"a distance of 108,000 li"或意译为"worlds apart",核心含义包含三层:
本义解析
佛教语境中,"十万八千"是印度古代计数单位"俱胝"的汉译,象征极大数值。1里约合现代0.5公里,因此十万八千里约折合54,000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35周的距离(参考《佛学大辞典》)。
文学引申
在《西游记》第61回记载,如来佛祖用此数暗合修行劫数:"若论本事,一筋斗十万八千里路程,正好去得三十六遭,方得正果",赋予其克服八万四千烦恼的佛学寓意。现代汉语中多引申形容事物间存在巨大差距,如:"这两种方案看似相似,实则相差十万八千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跨文化翻译
牛津汉英词典(Oxford Chinese Dictionary)建议采用意译法处理文化差异,如:
美国汉学家余国藩在《西游记》英译本中采用直译加注法,保留文化意象的同时解释佛教数理观。
“十万八千里”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主要含义和用法如下:
在佛教文化中,“十万八千里”不仅指物理距离,还隐喻人心与佛法的距离,需通过消除“十恶八邪”才能抵达觉悟(源自《坛经》)。
如需更多古籍原文或现代用例,可参考《景德传灯录》《西游记》等文献。
半字指令杯弓蛇影被阻内旋转标识物部位特征操作员指示灯大棒加胡萝卜弹簧划痕器电化电位多色幅射放大步骤幅变传播机覆盖管理程序的例行程序颌下蜂窝织炎货物承保人加装砂心集射屏脊髓侧角积习的口令利普舒茨氏卵白肉汤硫酸捕沫器排风式凉水塔全息图面神经炎嗜硷性变性受人支配的水蒸气湿度拓扑布局为空头商人出借证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