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投入产出经济学英文解释翻译、投入产出经济学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input output economics

分词翻译:

投入的英语翻译:

devotion; dive into; fling oneself into; jump in; launch into; plough into
plunge into
【计】 drop
【经】 invest

产出的英语翻译:

【经】 output-input ratio

经济学的英语翻译:

economics
【经】 economics

专业解析

投入产出经济学(Input-Output Economics)是一种基于数量化模型的经济分析方法,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瓦西里·列昂季耶夫(Wassily Leontief)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其核心是通过构建投入产出表(Input-Output Table),量化经济系统中各部门之间的生产与消费关系,揭示资源分配、产业关联及经济结构特征。

核心理论与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以线性方程组为基础,表达为: $$ X = AX + Y $$ 其中,$X$为总产出向量,$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Y$为最终需求向量。该公式表明,总产出等于中间投入(各部门间产品流转)与最终需求之和。模型扩展后还可用于分析环境影响、就业乘数等衍生效应。

应用领域

  1. 产业关联分析:量化上下游产业依赖程度,例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投入产出表》显示,2020年制造业对服务业中间投入依赖率达37%。
  2. 政策模拟:评估税收政策、贸易壁垒或环保法规的经济影响,如OECD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碳关税对全球供应链的传导效应。
  3. 区域经济规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基于该模型优化长三角地区产业布局,降低物流成本12%。

学术发展与权威参考

列昂季耶夫在1941年发表的《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中首次系统阐述了该方法论。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统计司联合发布的《国民账户体系》(SNA)将其纳入标准经济统计框架,中国自1987年起每5年编制全国投入产出表。

网络扩展解释

投入产出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体系中各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相互依存关系的学科,其核心方法通过量化分析揭示经济结构的内在联系。以下为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投入产出经济学以投入产出法为基础,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分析不同产业间的资源流动和产品分配。该方法将经济系统划分为多个部门,追踪各环节的投入(如劳动力、原材料)与产出(产品或服务)的平衡关系。

2.历史发展

3.核心内容

4.应用领域

5.权威著作与扩展

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经济学》(1966)是该领域里程碑式文献,收录了他50年的研究成果,涉及工资、价格、裁军经济影响等多元议题。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模型或案例,可参考来源网页(如MBA智库百科、爱问教育等)。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本子次电路存取时间打不破弹性纤维软骨大众购买力等同选择器钓损险放射性蜕变反向主动脉缩窄格腊提奥累氏视辐射线激光闪光光解极晶体净司他丁净值对固定资产的比率苛性脆化控制因素立法范例领取手续费民事权利的限制奶油模印钠石墨反应器胼胝切除术前缀法清算基金取得担保的债权人认可抽样检验软疣杆菌沙针醇设备抵押债券